所谓的牛市就是当你用一个错误的逻辑做出的错误的操作,结果还是能赚到钱,这就是牛市最大的特征。
北京的天气开始渐渐升温,春天来了,股市似乎也到了发情躁动的季节。
最近,股市有点疯,一扫阴霾了很久的低迷,突然爆发,曾经遥不可及的点一下子近在咫尺。
周一(2月25日),A股三大股指均收涨超5%,上证综指创年7月以来最大日涨幅,大涨点,涨幅达到5.6%;深成指、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涨幅也都超过了5.5%;两市成交1.04万亿元;逾股涨停。
最壮观的是——券商板块42只股票全部涨停,保险板块接近整体涨停,银行板块涨幅超过8%。而两市成交量,也在近三年来首次突破了1万亿。
这简直就是重磅利好前赴后继,行情直接爆炸,指数上演空中加油,根本不给踏空者机会。
曾经把次次反弹唱成牛市来临的中信建投又又又叕迫不及待地高歌牛市啦啦啦!
还有那些发誓再炒股就剁手的人儿呀,誓言余音尚袅袅,如今却在急着想方设法用房子抵押贷款,炒股!
而蛰伏了很久的场外配资公司也开始活跃,“可提供10倍杠杆,涨停可翻倍,免息一个月实盘交易,最后30个名额!”
原来,人真的就像金鱼,记忆只有七秒。
这是肿么了?
难道牛市真的来了吗?
坤鹏论发现,对于这轮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的行情,有人笃定这就是牛市,有人坚信这是逼空行情,还有人说这只是熊市里的超级反弹。
今天坤鹏论就来聊聊逼空行情,牛市,还有反弹。
一、之前僵持得太久,所以爆发得很猛
坤鹏论曾在《心理学早已统治股市!(下)》说过,在经济心理学认为,市场僵持得越久,最终打破这种僵局的暴风雨就会越强烈。
因为,市场僵局持续得越久,越是交易流动性惨淡,股民的不确定性就越强,人们因为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各种层次的胡思乱想就会开始产生,并不断发酵,如果市场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地原地踏步,股民很难保持安静的心。
最后,实在受不了死寂的股民会发出止损命令:“如果市场突破,我就跟进;如果跌破,我就卖出止损。”
这样的心态会一生二,二生三,三以后就是蔓延,市场对未来趋势越来越迷茫,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空方或是多方,心理杠杆越来越大,最终股市会在某一天仅仅因为突破了大多数人的止损线,而突然爆发,不是暴涨就是暴跌。
二、这是逼空行情吗?
今年2月18日,李大霄曾讲了这样一段故事:
今天A股承接上周五美国大涨高开17点,一路高歌到下午2点各大指数大涨2%以上,收复点,主力部队点之下精心布下了一个完美的长达半年的空头陷阱,现在一举收网,将恶意做空中国股市的空头一网打尽。只可惜了大量散户在空头的悲观与绝望之中将好股票割掉了。
在这个陷阱中,散户将筹码转给了大鳄,内资将筹码转给了外资,胆小者将筹码转给了勇敢者,悲观者将筹码转给了乐观者,一场巨大的财富大转移已经完成,主力部队开始收网。只是可怜的在底部割肉的散户朋友,利用空头散布悲观与绝望拿到底部筹码者在窃笑。
点是中国股市第五个历史大底,也是中国股市第五轮牛市的起点。不管从估值水平上,蓝筹股只有8.3倍PE,还是长期资金入市上都具备持续性。
不得不佩服李大霄,故事讲得好,语言也很精妙,无愧网红级的人物。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支持逼空行情的说法的。
而且从最近股市的盘面上看,可谓蓝筹股与中小创齐飞扬,银行、保险等金融股携手地产、钢铁、水泥等周期股率先拉动沪指攀升,随即次新股、计算机等中小创板块后来居上,再度扛起领涨大旗,这种情形确实极具逼空行情的特点。
逼空是什么意思?
之前坤鹏论曾在《不懂股市“黑话”如何迈进投资门槛?(上)》讲过多头和空头,它们的主体是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代表着股市中的两股意见,多头对市场前景的看好,自然现在就买股票,多买,而空头对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还会跌,于是持币待观。
不管是多头还是空头,它们最终都要在股市中买股票,只是选择的时机不同。
但是,如果空头多了,参与买卖的资金就会大大减少,严重影响流动性,股市就会陷入熊市。
年就算是个典型的熊市年,A股的月成交金额,大多月份在2万亿~3万亿间徘徊,平均3.35万亿。
坤鹏论算了一下其他年份的成交金额:
年平均每月成交金额11万亿,同月相比,差不多是年的1.27倍~6.43倍。
年平均每月成交金额4.15万亿。
年平均每月成交金额4.23万亿。
可见,年可谓一个惨字了得,上证综指下跌24.6%,创历史第二大年度跌幅,仅次于年。
而且,年全球主要市场指数均下跌,但A股指数跌幅为最,其中中小板指下跌幅度近40%,熊冠全球。
上交所年上市公司总市值26.95万亿,较上年缩水18.66%;深交所年上市公司总市值16.54万亿,较上年缩水29.84%。
延续年的颓势,年1月,A股的成交金额并没有太多起色,在2.8万亿多一点,日交易量常常徘徊在一千多亿。
可见空头依然占据意见优势。
逼空这个词源于期货交易,它本来的意思是多方以不断拉动上涨迫使空方平仓,因为在期货中上涨到一定程度空方要被强制平仓的。
它被借用到股市后,用来指多方通过快速拉升,使得股票没有什么规模性的,像样的调整,从开盘就一路上扬,这在股市中叫单边上涨。
从而根本不给空头建仓的机会,迫使其只能在高位建仓,空翻多,从而减少其价格差异收入。
这就叫逼空。
而股市呈现的单边上涨行情,就叫逼空行情。
有老铁问,空头为什么要就范?如果它们坚信这是多头人为拉起来的,而不是真正国家经济情况的反映,完全可以让子弹飞一会,毕竟多头手里的钱也不可能无穷无尽。
这样的说法,从道理上非常正确,但是,这就要牵扯两种情况了。
首先,空头就是看空市场的人,谁都可以看空而成为空头,像我们这样的散户一样也可以。
出现逼空行情后,像散户这样只是持币待观的空头,会因为反复上涨的行情搞得心神不宁,再加上外部一片“牛市来了”的呐喊,渐渐空转多,之前立下的Flag早就丢到九霄云外,纵身跳进股海。
同时,还会搂草打兔子,吸引一些新户携款进来。
不过,总的来说,散户和新户的钱不少,但相对于大户和机构来说,往往是毛毛雨。
而看空的大户和机构,他们才不会像散户那样,看空就让钱闲着,他们会去做空。
做空,这个厉害了,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坤鹏论以前在《做空是最危险的交易5个故事让你彻底搞懂它》专门介绍过它,推荐看看。
在我国做空颇有争议,所以官方允许的操作手法不多,主要分为融券、股指期货以及ETF期权这三种。
融券指的是先去跟证券公司借股票,然后以当前的市价卖出获得现金,过一段时间后,再支出现金买入股票连同约定的利息还给证券公司,从而赚取差价。
因为融券本质是证券信用交易,所以它存在杠杆,而且证券公司会设置强制平仓线。
按照规定,证券公司会实时计算客户提交担保物价值与其所欠债务的比例(即维持担保比例),如果客户信用账户该比例低于%,证券公司将会通知客户补足差额,如果此时客户未按要求补足,证券公司将立即按照合同约定处分其担保物,即强制平仓。
所以,逼空行情出现,甚至很猛的情况下,做融券的空头为了避免因杠杆而造成的更大损失或是被强制平仓,只能赶紧买入股票还给证券公司,这样从效果上看,股票交易多了,为繁荣添砖加瓦,当然,这砖和瓦都带着融券者的斑斑血和泪。
股指期货做空(卖空)是指股票投资者对某种股票价格看跌时,便从经纪人手中借入该股票抛出,在发生实际交割前,将卖出股票如数补进,交割时,只结清差价的投机行为。
比如:你有10万元,可以卖空万元的股指,如果股指最终下跌,比如下跌30%,就是到万元,你的盈利将是万元,也就是你只是用了10万元,获利却是万元。
因为是金融期货通常采用现金交割,交割金额等于初始合约价格与衍生工具最终清算价格的差额,而无需实物交割,所以股指期货根本不需要买卖股票。
年股灾后,曾有不少人指责股指期货是罪魁祸首,因为,它的做空成本很低,只要10%的保证金,而且与套期保值者不同,不需要有持有现货,可以裸空,直接开空单。
恰恰就在年4月,我国证券市场上推出了一个鼓励裸卖空的股指期货:中证指数,它是专门针对创业板和中小板设立的期货指数。
所以,寻找股灾原因的人将矛头指向了股指期货,认为“中国的股指期货存在巨大的漏洞,是造成年股灾的重要原因。”
在相关的批判文章这样分析道:
1.由于期指实行的是T+0,空头主力可以每天都开空单,当日结清赚钱,因此空头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做空股市。
2.在每天股票的现货市场上,空头不计成本地把上证和中证等涵盖的标的股票不计成本往跌停板上砸,逼迫上述标的股票的融资盘(包括配资盘)不断卖出,并造成踩踏。
3.每天临近收盘,空头用做空股指期货赚的钱,在股票现货市场上,在跌停板位置大量买入股票,作为下次在现货市场上砸盘的筹码。因此,每天下午2点半之后,大盘准时大跳水,千股跌停。这是空头砸盘并造成踩踏的结果。
4.第二天开盘,空头主力继续做空中证期指赚钱。他们用前一天跌停板上买入的筹码,继续砸盘,往跌停上砸,逼迫更多融资盘平仓出来。
5.这样周而复始地运作,直到股市崩盘,造成民众不满,而空头们通过恶意做空中国股市,早就获利至少一万亿的人民币了!
很快这一言论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