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3月1日15时,沪指定格于.01点,离点仅一步之遥。
当点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时,有人欢欣鼓舞,有人手足无措,有人力求冷静,还有人犹豫彷徨。
指数的焦灼
今年2月,A股堪称“扬眉吐气”,三大股指齐齐飙涨,涨幅远超全球其他重要股指。创业板指涨幅达25.06%,创其历史最大单月涨幅,深证成指月涨幅超20%,沪指累计涨13.79%。从申万28个一级行业来看,2月所有行业上涨,涨幅超10%的有26个,占比93%。
点燃市场热情的当属2月25日这一天,A股一路高歌猛进,上演井喷行情,三大股指涨幅均超5%。其中,上证综指涨幅为5.6%,创年7月以来最大日涨幅。两市成交金额达1.04万亿元,时隔3年多再次突破万亿元。
“这头牛拉都拉不回来啊!去年煎熬了一整年,等的就是今天。”沪上某券商营业部内,一位股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喜悦地表示。
券商股、分级B掀起涨停潮,外资开年以来加速进场,两融余额节节攀升?眼看点即将收复在望,市场嗅到了一股牛市的气息,机构的研报吹响交易进攻号角,年初放出点预言的评论员纷纷重申自己的论断。
“牛市一天倍,满仓期权一天赚出上海一套房”“几个小时账面财富自由,涨到你怀疑人生”?本应是风险管理而非投机工具的期权,被市场包装为致富的神话。但正是A股的大涨,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了这个略显小众的金融品种。
不过,与股民的喜大普奔不同,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当日大涨或是对非理性下跌的修复,并存在对后续预期过度透支的可能性,建议投资者谨慎持股。
于是,之后的4个交易日里,A股屡屡冲击点,接连无功而返。点仿佛成为A股近在咫尺而又触碰不到的战役高地。
恒丰泰石董事总经理韩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照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和技术分析的方法,上证指数点整数位置是重要的投资心理关口,属于典型的压力位,由于周一(2月25日)大盘上涨过急,之后出现反复冲击点受阻的现象就非常自然。相信经过整理蓄势,上证指数收复点是历史的必然,而且随着‘慢牛’的发展,我年初提出的今年A股行情与年高度相似和股市上涨将出乎意料的判断,将进一步得到验证。”
与此同时,机构研报风向悄然发生转变。某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于3月1日撰文称,A股收益率“最肥最美”的阶段已经过去,建议投资者见好就收。本轮A股反弹,实质为透支两会行情,指数上行没有盈利基本面的支撑,且A股估值阶段性的修复已经到了一定的高位。
2
券商的忙碌
“投资千万条,开户第一条”,“你与这波行情,只差一个开户的距离”?行情的火爆,投资者进场热情升温,带动券商开户量激增。
“这几天开户情况还不错,数量有明显的提升,来营业部现场的也多起来了。春节之后,营业部的人气在升高。去年市场行情惨淡,现场就比较冷清了,那时来开户的人很少,半天也不见一个。”东部某大型券商营业部负责人李言(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有些是已经有账户的,来营业部是为了开通某些特定业务权限的,比如创业板、分级基金、融资融券等。总体来说,要求开通创业板权限的会多一些。”李言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柜台边正在办理业务的几名顾客。
对于前几日被证伪的一则消息,即某券商营业部因开户插队打架,李言耸了耸肩,说自己也有所耳闻,并认为应该只是一种戏言。
“预约排队谈不上,因为开户出手动粗更不至于。以前客户需要来营业部现场办理开户手续,现在网上开户很方便,客户只要根据指令进行操作就可以。小行情之下,没有那么夸张。继续涨下去,就不好说了。”李言介绍,客服中心的开户时间现已延至深夜11点。
一时间,李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打开自家的交易APP并演示称,“其实来现场的顾客,不仅是开户的,很多是来咨询的。有一些顾客,忘记了账号和密码,会向我们询问找回方法。APP里的这个地方,可以重置密码,或者修改绑定的手机号。”
近期的券商朋友圈,最忙碌的就属一线员工了。“来某某券商开户的六大原因,期权开通的四大要件,两融的五项准入条件”等,各式精美的营销海报及广告,各类读懂业务的公号文章推送,以不间断的方式更新着,整齐划一地分享着市场上扬的红利。
3
股民的抉择
“纠结”、“犹豫”,李言使用这两个词,来形容部分还在观望的散户心理,“会纠结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入场时机。看到指数上扬,身边的人纷纷进场,非常心动;尤其是普涨的时候,差不多买啥都是上涨的,这种徘徊的焦虑自然会加深;可又比较担心这时进场,成为韭菜大军中的一员”。
“我是来炒股的,要把钱投进股票里去。”这时,一位投资者匆匆来到营业部,急切地说。
“短线差不多可以了,以前买入的股票可以卖出。”资深股民张鑫(化名)把脱下的手套塞进上衣口袋里,炒了十年股票的他,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投资方案。
“最近收到不少垃圾炒股短信,陌生号码发过来的,当然,电话也是偶尔有的,不少都是骗子。”张鑫皱了皱眉,“行情一好起来的时候就会这样,很正常,各方都开始扰动起来了。荐股的满大街,股评的一大堆,炒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