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增值税的销售额时,还会面临一类较为特殊的销售情况,即按照差额来确定增值税应税行为的销售额,如下所归纳:
01
金融商品转让
(1)销售额=卖出价-买入价。
(2)金融商品的买入价是购入金融商品支付的价格。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3)自年1月1日起,资管产品管理人运营资管产品发生的部分金融商品转让业务,转让年12月31日前取得的股票(不包括限售股)、债券、基金、非货物期货,可选择以下销售额计税:实际买入价,或者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债券估值、基金份额净值、非货物期货结算价格作为买入价。
(4)纳税人转让因同时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和重大资产重组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股票上市首日开盘价为买入价。
02
经纪代理服务
“经纪政府和事业”——经纪代理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委托方收取并代为支付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03
融资租赁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
经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提供下列服务:
(1)融资租赁服务——“现代服务-租赁服务”(动产租赁13%、不动产租赁9%)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含本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车辆购置税
(2)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金融服务-贷款服务”(6%)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含本金)-扣除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
(3)年4月30日前签订的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在合同到期前提供的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可继续按照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二选一计税:
①以向承租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承租方收取的价款本金,以及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②以向承租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04
航空运输企业
(1)不包括代收的机场建设费和代售其他航空运输企业客票而代收转付的价款。
(2)自年1月1日起,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提供境外航段机票代理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客户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境外航段机票结算款和相关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其中,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发票或行程单为合法有效凭证;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议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05
一般纳税人提供客运场站服务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给承运方运费06
旅游服务
(1)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
(2)选择上述办法计算销售额的试点纳税人,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的上述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
07
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08
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其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房地产老项目除外)
(1)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受让土地时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价款。其中,“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价款”,包括土地受让人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前期开发费用和土地出让收益等。
(2)在取得土地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支付的拆迁补偿费用也允许在计算销售额时扣除。纳税人按上述规定扣除拆迁补偿费用时,应提供拆迁协议、拆迁双方支付和取得拆迁补偿费用凭证等能够证明拆迁补偿费用真实性的材料。
09
纳税人转让不动产
(1)纳税人转让不动产,按照有关规定差额缴纳增值税的,如因丢失等原因无法提供取得不动产时的发票,可向税务机关提供其他能证明契税计税金额的完税凭证等资料,进行差额扣除。
(2)纳税人以契税计税金额进行差额扣除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
①年4月30日及以前缴纳契税的
增值税应纳税额=[全部交易价格(含增值税)-契税计税金额(含营业税)]÷(1+5%)×5%
②年5月1日及以后缴纳契税的
增值税应纳税额=[全部交易价格(含增值税)÷(1+5%)-契税计税金额(不含增值税)]×5%
(3)纳税人同时保留取得不动产时的发票和其他能证明契税计税金额的完税凭证等资料的,应当凭发票进行差额扣除。
10
劳务派遣服务
(1)一般纳税人简易办法(5%)
销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2)小规模纳税人(3%)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销售额同上。
往期回顾
增值税的销售额确定II——特殊规定
增值税的销售额确定I——一般规定
增值税的视同销售
END
下期分享
境外关联方放弃对价的涉税分析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