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技术、新理念日益精进,面临外界的经营压力,企业应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稳定的现金流。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本文描述了现金流管理对企业投资、筹资、营运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企业当前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风险意识不强,现金流管理混乱。因此我们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企业收入、采购、投资的管理,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健全现金流有限管理机制。我们应该吸取别人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投资策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持不一样的现金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更加稳定的基石。
一、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财务报表失真严重
1.意识风险。
公司高管缺乏对风险意识的判别,导致风险入侵。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一个企业,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企业是生存在这个大环境中,深受其影响。如果不能准确的识别风险,就不能降低风险。投资大量次级抵押住房贷款产品,注重固定的高额收益,忽视传统业务,看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他们没有意识到一旦市场动荡,这些次级抵押贷款将迅速贬值,无法变现,这些都是忽视风险存在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后果将不堪设想。
2.财务风险。
过度使用财务杠杆将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适当的使用杠杆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现金流,但是这个尺度如果把控不好,将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困难,对巨额贷款和超额利息无法还款,从而由财务风险引起的经营风险,公司是一个整体,各种风险都是息息相关。因此财务风险不容小觑。
3.报表风险。
企业最重要的三张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企业管理人员常利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如权益净利率,市盈率,市销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例,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是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是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从报表中直接取数用起来简单方便,但是利用这些指标直接做决策稍显武断。目前市面上出现很多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提高净利润,对报表数据造假,使数据失真,引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企业资金回笼慢,忽视采购环节,出现乱投资现象
1.资金回笼慢。
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追求利润,对客户门槛低,大量采用赊销,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不到位,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引起大量现金流被占用。同时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没有对某些应收款及时追踪,造成了很多坏账,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引起利润的减少,降低经营效率。
2.忽视采购付款环节资金管理。
企业对采购没有进行精细化管理,没有建立采购申请制度和审批制度,对采购明单没有严格的控制,造成资金占用。采购过程不注重与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单价只是粗暴的货比三家,只为企业眼前小利不顾企业长远发展。最后,采购验货与采购退货制度也没有建立,与之相关的采购付款的管理也是非常的混乱。采购付款与企业现金流息息相关,因此不能忽视采购付款的工作。
3.投资失策。
当前企业投资不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资金管理毫无章法,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举新债还旧债,忽视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企业财务压力。管理人员为了追求利润总额,放弃长期有价值的项目,出现短视行为。投资过程考虑因素欠缺,导致投资失败。
(三)企业缺乏预算管理体系,没有建立现金流管理机制
1.缺乏预算管理体系。
当前企业对现金流管理非常混乱,对资金的管理没有结合企业发展阶段进行安排,在企业发展平稳阶段,对于不需要过多资金而出现现金流过多,导致资金闲置情况。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而出现经营现金流过少导致资金链断裂情况。对资金总量没有做预算安排,管理也是毫无章法,无形之中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没有建立现金流管理机制。
现金流管理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的岗位设计无效,没有考虑制衡效果。事发以后权责不清,相互推诿责任,对资金管理缺乏相关程序,不论金额大小实行一刀切管理,没有设置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内部审计部门也没有发挥监督的职责。企业疏忽信息建设管理,这对企业是一种隐藏的风险。
二、改善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风险意识,优化资本结构,加强报表监督
1.提高风险意识识别,建立风险管控系统。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现金流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认知,加强风险的识别。风险一般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对于不可控风险我们是无能为力,只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应对市场风险。对于可控风险,如经营风险,企业可以加强控制。此时企业领导不应该只是追求利润,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努力识别出风险。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学习和培训,扩大眼界,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找到公司发展的规律,顺道而行。此外,企业应该积极建立风险管控系统,由系统提醒管理人员。一旦哪些指标超过基本标准,管理人员应积极应对,并寻找解决方法。
2.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结构应该与企业当前发展程度以及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发展初创期,经营风险相对较大,企业应该更多的吸引投资者投资,适当使用借款,减少固定利息的财务压力。在发展成熟阶段,经营风险较小,可以提高杠杆,利用债务资金,为企业谋求发展。股权资金和债务资金应该保持一定资本结构,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保持最低状态。
3.加强对财务报表的监督。
针对市面上财务报表失真误导了许多投资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企业应该加强财务数据的基础工作,结合相关部门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推测报表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提高报表数据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内部控制部门和审计部门对报表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质量。
(二)加强现金流的管理
1.加强对收入的管理。
建立和健全企业客户的信用评级的管理,建立5C体系,将客户的商业品质,偿债能力,资本,抵押资产和经济环境纳入考核体系。如果客户的5C标准不能达标,应该拒绝赊销给该供应商,提高收入的品质。企业应该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体系,给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信用等级及不同的账龄预警,定期发询证函,定期定专员催款。除了从客户方面加强管理,企业应该实行收款策略。为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企业可以利用现金折扣,加快资金收回,也可以利用商业折扣,提高销售量,使企业产品尽快变成现金流,防止产品资金占用。
2.加强采购环节的管理。
采购环节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旦疏于管理,容易造成资金积压。因此企业采购方向不能错,以用户为中心,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建立采购申请制度和审批制度。对于采购审批,可以根据金额设定签字权限,严格控制采购。现在的采购不仅仅是简单的采购,而且要与供应商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企业采购产品提高质量保证,为企业采购付款方面提供通融,给企业现金流提供呼吸喘气的机会。我们可以和供应商共同研发达成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为自己节省人力物力资源,还可以做出自己想要的产品,节省大量现金流。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由专人负责验收,出具产品验收证明。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要进行退货,建立退货制度和索赔流程,加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一体化管理。
3.实施战略投资。
企业投资应该分清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资长用,短资短用,不可混为一团。在企业投资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国家政策扶持,经济政策,税法政策,以及与投资项目相关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可行性分析,投资回报时间,这样因素对企业都是至关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予以重视,结合投资项目综合考虑。企业管理人员眼光应该放长远,长期投资资本最起码4到5年是无法回笼,对资本是要长期使用,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对资金流总量进行安排,确保不影响企业长期投资的计划。对于有些长期投资,限于企业资金有限,可以采取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为企业现金流紧缺解燃眉之急。融资租赁一般时限较长,其本质等同于购买,属于企业长期投资,可以为企业在资金还款期限上提供优势,是企业的优选。
(三)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健全资金管理机制
1.建立和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建立预算管理体系。企业预算体系应该与企业内部价值链相结合。企业建立预算体系,将各部门紧密联系,合理估算资金,防止资金的短缺,资金链断裂。当然,也要防止资金过多,资金闲置浪费。因此,企业应设置合理的资金储备,去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建立和健全现金流管理有效机制。
企业应该建立内控控制体系,确立现金流管理规章制度,设置机构,配备人员,进行权责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要相互分离,建立资金审批制度。对于企业普通项目和金额,按照企业的一般事务走正常程序;对于大额资金的运作和重大项目的安排,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不可一人做决定,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同时加强企业的内部审工作,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监督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工作等,降低公司经营风险。企业也要同时注重信息建设。
结语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