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出台背景(中国与国际趋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年1月修订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16)》(自年1月1日起实施),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hinaAccountingStandards)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持续全面趋同,中国修订并发布了新租赁准则(CAS21)。新旧准则的核心变化:新准则取消了承租人对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分类,承租人需对所有租赁(“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两种情况除外)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分别确认累计折旧和利息费用。02修改内容(2个变+1个不变)1、2个“变”(1)租赁的定义和识别“变”:“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由与“服务”的会计处理类似(旧准则)向两者迥异(新准则)转变。(2)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变”:承租人的会计处理由旧的双重模式(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向新的单一模式(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转变。注:原准则下承租人利用经营租赁进行“轻资产”融资的优势不再(原经营租赁“表外融资、优化报表”,经营租赁资产不在报表上体现!)。2、1个“不变”: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基本不变(仍然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03两方影响1、承租人(1)日常计量:对所有租赁(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除外)均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分别计提折旧和利息费用。(2)后续计量:租赁期开始日后发生承租人可控范围内的重大事件或变化,且影响承租人是否合理确定将行使(续租、购买或终止租赁)选择权的,需进行重新评估。(3)报表列示:对租赁相关的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折旧和利息、现金流出等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要求予以明确。(4)信息披露:承租人根据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规定披露租赁负债的到期期限等信息(区别于其他金融负债单独披露)。2、出租人(1)日常计量:总体上沿续原有规定(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双重模式)的会计处理;调整了转租出租人(二房东)对转租赁进行分类和会计处理;增加了对生产商或经销商作为出租人的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2)售后租回:既是资产卖方又是承租人(双重身份)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取决于是否满足销售收入的确认标准,符合则按照CAS14(收入准则)处理,不符合则按CAS21(租赁准则)处理。(3)信息披露:增加相关租赁收入及未折现租赁收款额等信息的披露。融资租赁要披露销售损益、融资收益、与未纳入租赁投资净额的可变租赁付款额相关收入、与不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相关收入等信息;售后租回交易要披露出租人对其所保留的租赁资产相关权利进行风险管理的情况等信息。04重要意义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资产信息在租赁双方的报表上均可体现),满足报表使用者需求(完整了解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2、真实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消除承租人利用经营租赁进行表外融资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3、推动业财融合(与新收入准则类似,需从业务源头(合同)着手进行规范),有助于企业加强风险管理(表外融资显性化)。本文为大鹏授转载文章。尊重原创!未经原作者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作者:大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x/1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