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段时间大家还会看到查处‘忽悠式重组的大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话音未落,2月27日,万家文化就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此前一度要控股万家文化的赵薇因此再度登上财经头条,而“明星生意”这个话题也借此再度热了起来。
作者:何思妤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adrs)
香港演艺圈有句流行语:“艺人就是一盘生意”。这话一点不错。但此前多年,不论内地还是港台,这盘生意无非是接广告、炒楼盘等。有人例外,也多半是搞搞副业,往往局限在影视文化、时尚美容、餐饮等领域。而近年来,明星生意大有跨界之势。他们赚钱的机会和渠道大大拓宽,几乎大半个娱乐圈都在资本市场中鲤鱼打挺了,区别只在水花大小。
不想当富豪的股东不是好明星
明星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财富神话的故事已不再新鲜,近年来传播最广的就要数赵薇夫妇了。
赵薇夫妇减持套现超亿元后,目前依然保持了阿里影业的第二大股东的身份;此外,赵薇还是阿里系基金云锋新创的股东之一,当初出资万元持股2.%,后来云锋新创投资的圆通成功借壳上市,估计赵薇又获利数千万;以每股0.39港元入股的中国创意,更是9天赚了2个亿。有投资人士感叹,“小燕子”绝对称得上娱乐圈的“股神”。
如今,明星参股、入主上市公司,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但这其实多多少少还要从华谊兄弟上市说起。
年创业板开放后,华谊兄弟成为第一批上市的明星企业。此前华谊在内部开放股权认购,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等一批明星都成了华谊兄弟的原始股股东。上市后,0.53元的原始股价与首日收盘时70.81元的巨大价差,让华谊旗下持股明星一跃成为亿万富翁。以黄晓明为例,在华谊兄弟众多持股的明星演员中持有股权,其合计持有万股,按照华谊兄弟上市首日70.81元/股的价格计算,其仅靠股票投资就已身家过亿。
华谊兄弟持股明星的造富效应,一下子激发了中国股市的“影视娱乐风潮”。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涉足资本市场的明星及其影视公司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唐德影视、欢瑞世纪和新丽传媒等。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明星股东一共29位,其中不乏大众所熟知的明星,比如赵薇、范冰冰、吴秀波、张丰毅等,其中杜淳在两家影视类公司中均持有股份,另一家传媒公司光线传媒也有美女明星柳岩的身影。
但出售原始股并不能就此套牢旗下艺人,还是有许多明星选择在公司上市后兑现权益并就此离开。杨幂为了自立门户,更是在老东家欢瑞世纪借壳上市前选择套现退出。这让影视公司不得不想出新的招数:收购明星控股的公司,让明星收益真正与公司挂钩。年11月19日,华谊兄弟斥资10.5亿元收购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该公司成立仅两个月,注册资本为万元,仍是负资产状态。
不过,和前几年相比,如今明星们通过公司上市、并购等行为来套现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大唐辉煌、华海时代等影视公司,都曾倒在前往IPO的路上;转而曲线救国想借壳上市的海润影视,最后也终止重组,孙俪手上的万股股票终究没能脱手;唐德影视通过收购范冰冰控股的爱美神来绑定范爷,暴风科技收购吴奇隆和刘诗诗的稻草熊影业计划也都以失败告终。后来,阿里影业买下稻草熊15%的股份,吴奇隆也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不错的平台。
在资本社会的大势所趋下,明星争相求入股,究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能让资产迅速增值。同时,有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明星入股拟上市公司或拟进行并购的公司,逐渐成为影视圈的大势所趋。
对于明星参股影视公司的现象,某券商分析师认为:“一方面股东入股影视公司,直接目的是为了赚钱,不管他是不是明星。只不过明星的身份和光环让外界有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