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和佳股份、尚荣医疗等,记者了解得知,逐渐有不少外资医疗巨头或本土上市公司瞄准新兴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类贷款及担保业务。对此,卫计委相关人士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融资租赁出租方靠收取固定利息获利。医疗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其本质是一种贷款融资行为,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均明确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不得贷款购置医疗设备。”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医院的快速扩张需求,同时为设备商制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医院举债经营风险。
准医院想买设备却资金缺口大、想提高市场份额并赢取新利润增长点的设备商开始动脑筋经营融资租赁业务,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医院器械商“一拍即合”
此前本报采访GE医疗时,有关负责人就表示,随着医改持续深化,作为处女地的广大基层市场有待挖掘,医院或资金有限无法一次性付款购买大型设备,另一种灵活的模式——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便应运而生。而据一位医疗设备制造商透露,随着近几年该业务的不断推广,其已在三、四线城市越来越盛行,在医学影像业务和肿瘤设备行业最为集中。
据了解,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开展此类业务。和佳股份自年开始引入融资租赁业务。年底,和佳股份设立了珠海恒源租赁有限公司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租赁交易咨询和担保机械设备租赁、医疗设备租赁服务等。该子公司注册资本为4.1亿元,并获得了内资融资租赁业务试点资格。该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仅半年后,就对和佳股份的业绩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今年半年报显示,融资租赁业务及医疗信息化业务这两个业务模块增长迅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3%、%。半年报指出,年上半年,和佳股份融资租赁服务收入达到了万元,毛利率则高达88.24%,在各项业务中位居首位。
“融资租赁市场主要还在基层或偏远欠发达地区,某种程度上,医院快速上马设备,解决了资金紧张问题。”医院耳鼻喉研究所负责人胡海文分析认为,医院以往面临缺医少药,什么检查都做不了的现象,医院硬件不过关,导致患者奔波进城看病抓药做检查。近年国家大力帮扶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必要的设备添置就得跟上,医院设备购买趋于饱和,所以越来越多器械商瞄准了广大的乡镇医疗市场。
融资租赁业务与卫计委现有政策或存在较大冲突
尽管起源于美国的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是设备投资中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但它在我国的发展或将遭遇政策限制。
对此红火兴起的新生事物,卫计委相关人士明确表示:“医疗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其本质是一种贷款融资行为,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均明确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不得贷款购置医疗设备。”据了解,方兴未艾的融资租赁业务与卫计委现有政策或存在较大冲突。今年6月卫医院规模过快扩张。文件指出,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医院单位规模过大,存在追求床位规模、竞相购置大型设备、医院内部管理和机制建设等粗放式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挤压了基层医疗医院的发展空间,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文件要求,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医院医院或举债新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卫计委相关人士解释,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对承租人所选定的租赁物件,进行以融资为目的的购买,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租赁物件中长期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商务部、银监会、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对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有相关资质要求。融资租赁出租方靠收取固定利息获利。医疗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其本质是一种贷款融资行为。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均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不得贷款购置医疗设备。
“医院已经出现了一轮竞相攀比、过度扩张的风气,而此项设备融资租赁业医院债务压力大、变相使得患者多做检查等情况出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融资租赁网提供融资租赁公司并购、设立、运营服务、境外融资、项目对接、金融资源对接、内保外贷、外保内贷、资金通道以及融资租赁信息发布、推广宣传等专业服务。
联系信息:
-手机:
-mail: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