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汽车金融帮智库、融易学汽车金融研究院原创整理而成本文不代表汽车金融帮的任何投资立场,图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后台,将第一时间处理并删除,转载必须附上来源汽车金融帮(ID:carfclub),否则发现一律举报投诉!
汽车金融融资租赁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
年3月1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导,融易学金融学院主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深圳金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成都爱车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第二届中国汽车融资租赁竞争力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除了干货满满的嘉宾演讲之外,本次论坛还设立了万众期待的圆桌会议环节,上午的圆桌会议由石柱华律师主持,由易鑫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姜东;广融达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高一翔;京东金融汽车金融部总经理陈伟杰;原首汽租车、国信租车创始人总经理,北京租赁行业副会长、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绿狗租车)运营副总经理范永跃;恒鑫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利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张晓旭组成分享嘉宾。6位嘉宾共同就《思辨与思变——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的破局之道》进行讨论,他们的独到见解和高涨情绪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获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赞赏。圆桌会议现场
以下为现场圆桌论坛实录:
主持人:下面我们进行圆桌对话环节,主题叫做思辨与思变——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的破局之道。现在请各位嘉宾就这个议题发表高见,首先有请姜总。
姜东:新能源汽车其实是摆在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包括融资租赁行业的一个挺大的问题。融资租赁是使用权交易,但其实新能源汽车的所有权的交易,就是纯的金融产品,目前在国内的开展并不是非常地顺利。为什么?是因为金融机构都担心新能源车,一旦客户要发生违约的时候,车辆的处置是一个问题。其实,把金融机构担心的问题穿透来看,还是新能源车的残值问题。
在金融里你绕不开这个问题,在使用权交易的融资租赁里面更加绕不开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如何界定新能源二手车的残值,这是摆在我们所有融资租赁公司面前的非常大的问题。我觉得在未来的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可能会有一些改善,主要是几个方面的改善。第一个方面,就是电池的续航里程达到了相对高的中位值,就是我们今年看主流的新能源车的企业,续航里程在到公里的车型,它的零售价格在补贴后已经到了1到14万的位置,相对来说,这个价位就是比较适中了,消费者的选择也比较多。第二个方面,它的续航里程在到,未来三年以后,做二手车处置的时候,它的里程的衰减不会太多。所以我觉得的第三个方面,是二手车的残值取决于新车的销量和流通性。在未来的两三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有量的增加,整体的流通性都会提升,二手车的残值也会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所以我觉得这几个因素应该会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里面,新能源车的融资租赁会有一些真正使用权的产品出现。但是目前前期的一些新能源车,比如说很多车的续航里程只有-10公里,然后衰减到70公里的时候,它的残值的流通性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是纯的融资租赁的领域。
易鑫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姜东从金融领域来看,应该是在去年,很多的金融机构,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的扶持新能源车的决策,导致金融机构把新能源车的首付比例降到了0%,然后也开始慢慢进入新能源车的金融领域。其实我们看新能源车的金融产品的逻辑,我觉得它其实是一个挺好的产品,从中国整个的汽车消费类资产的违约率来看新能源车的情况,因为在中国做汽车金融的时候,影响客户还款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还款意愿,一个是还款能力。但是在中国从来还款能力都不是问题,核心的问题是还款意愿,就是你是真想来分期买车的,还是想过来骗一台车变现的?这一直是困扰中国汽车行业最核心的问题。但是因为新能源车残值不好,所以说骗子骗新能源车变现的能力也很差。从这个角度来讲,新能源车是天然的反欺诈的车型,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请高总分享。
高一翔:感谢主持人。对于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题目是叫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的破局之道,既然说是破局,肯定就意味着我们现在的业务发展不顺,是处在困局之中,所以才需要破局。我们就想一想到底新能源的融资租赁业务困局在哪里呢?我们做金融的都知道,如果是空转的金融是不可长久的,我们的金融要有一个依附的本源。那么汽车租赁的本源其实就是车子的本身,也就是说,离开了新能源汽车来谈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的融资租赁,其实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困境,或者说困局,其实还是在于新能源汽车本身的。就像刚才姜总所说,因为新能源汽车无非就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电机、电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就是这个电池问题,我本人深有感触。
广融达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高一翔我们广融达金融租赁是注册在上海,我本人也是在上海。大家都知道上海和北京一样,牌照是非常紧俏,我本人连续摇了三年的牌,都没有排到。所以我去年下了决心准备要买新能源汽车,我当时连定金都已经付了,但是最终发生了一个事让我最后还是把这个车给退了。什么事呢?那时候我准备到上海周边做一个短途旅行,然后我租了一个上海某个大品牌的新能源新车,充满电公里,我跑了30公里就没电了,在高速公路上面。当时我是满头大汗,这个事一出,我相信很多消费者都有跟我一样的想法,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传统的汽车。
所以回到我们的主题,目前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还是电池。对这一块我有三点不成熟的想法:第一个,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应该改变目前补贴到最终消费者的模式,这样的模式我觉得是短期行为。应该还是把这个钱给到汽车厂商,给到推动我们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发上面去,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解决我们瓶颈的一个举措。第二个,以前我们用的手机,他们充电器的接口是每家各自为政,每一个厂商都有自己的接口,导致后来换了几个手机,家里就有一堆浪费的充电器。其实我觉得新能源电池也有这样的问题,国家应该对电压、电流、接口方面出台统一的标准,做到各家厂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能够通用。第三点也是建立在第二点的基础上的,就是我本人比较看好车电分离。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我第二点建议达成的基础上,也就是最终各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能够通用的基础上,又能够实现车电分离,那这真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到那个时候新能源汽车绝对会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且对于我们融资租赁来说,我们这个行业,不光是汽车租赁了,电池租赁将是一个绝对的蓝海。而且这才是我认为真正解决我们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破局的一个关键点。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总的发言,下面有请陈总。
陈伟杰:大家好,我是京东数科负责汽车的陈伟杰。大家可能很少在市面上听到京东的声音,但是京东从去年的时候,在汽车行业开始了全面地布局。今天的主题是新能源融资租赁的破局之道,为什么我会跟大家分享?一部分是因为京东现在也在做汽车融资租赁的业务,另一方面我想从其他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新能源融资租赁未来的一个看法。
京东金融汽车金融部总经理陈伟杰我觉得在汽车行业,我们对于新能源很多的担忧,我们聊了一上午,说了残值问题、电池问题,但是我想,从一个金融或者互联网的角度去拆分一下我们现在整个的业务。首先的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新能源的融资租赁,第一方向是注重人,就是我们传统的信用,就是大家现在能够做新能源金融的,基本上都是以人为本,但是以人为本,我们又有了很多的问题。因为新能源车车型,本身授信的人群是偏中低端的(目前阶段),对于很多的人来说,他的信用是很难拿到这样的金融产品的。对于他来说,我们在专注C的时候,会发现整个人群是偏小的,同时这个时候,我们在对于残值有其他考虑的时候,我们其实忽略不计C的,对于人信用的方式。
第二种是资产,现在从残值的角度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做这个事,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公司做中间的夹层。比如我们用直租的方式,用租赁公司的方式,但是大家会发现,资方还是希望做小而分散的资产,对于这样的集中的方式其实还是会有一个瓶颈。并且我们也会看到新能源的补贴,如果一旦变成了直租,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个补贴是拿不到的,所以这有一个天然的瓶颈。
那我们从传统的一个角度出发,我们把人和资产联系起来到底是什么?传统的汽车其实连接的是市场。就是大家会看到二手车市场,或者说其他的交易方式,我们用市场连接个人和资产之间的关系。但是从新能源的角度,其实我们现在缺失的是什么?是中间的环节,就是我们缺乏一个连接的中间件,没有市场去完成这件事。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破局之道,我们需要增加一个中间的环节,这个环节是让个人和资产之间联系起来的。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了很多的方式,比如说主机厂出来做真正的租赁公司,或者说分时租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间的环节是什么并不重要,中间可能是一个零件的拆解商,可能是由电池的生产商作为中间的中间件。或者说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这个中间件可能未来是一个旅游出行或者像携程这样,可能是一个数字交易平台,比如京东这样的,只是在做中间件。
中间件到底是在干什么?融租在风险当中起到了缓释的作用,但是中间件真的是承担风险吗?其实我觉得不是。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平常的市场上,其实市场是不承担风险责任的,所以我觉得中间的环节,其实是在让整个的资产价值去变现。比如现在有很多的创业公司,他们在做三年残值回购的保证。就是三年之后把车退给我,我作为运营的车辆,保证你这个车的残值。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中间的环节,把资产和C变现了。我们对于这样的平台,我一直说我们要对它有足够的容忍,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这个平台三年后会不会倒闭,无法完成我们的残值回购。但是三年之后是不是这家企业完成这辆车的残值回购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那个时候只要有中间件存在就可以了。
我们在说中间件到底是不是就能够随便做的?这肯定不是,现在的中间件一定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个价值来自于什么方式?第一种就是资产的有型价值,比如说你对于车本身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用的方式,我觉得这是第一种。第二种就是对于整个车的数据上,你能不能够沉淀出价值这也是一个方向。一个新能源车,如果你把它所有的中间充电的数据、里程的数据,这些数据全部积累下来之后,你对于它的评估,不仅仅是在于车本身,可能也在于电池,在于用户所有的历史的行为。
所以我大胆地设想一下,未来对于整个的新能源车,它到底是不是车?可能只占50%,另一部分可能真的是用户在这个期间产生的价值。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苹果手机,苹果手机的残值高,还是苹果的ID或者是苹果的系统残值高?其实对于苹果的生产商来说,它就是一个大数据公司。所以新能源车,在后面的时候,我们其实应该考虑更多的就是我们怎么能在这个期间,让新能源车这个新的物种,因为它一定是一个车联网的车辆,我们应该让它的资产不仅仅是停留在固有资产,更产生其他数字的资产。同时大家也会看到,这也是为什么传统车,我们在融资的角度,其实就是三方左右去做这个事情。但是新能源的时候大家在做的时候都在连接四方或者是五方,我们都在用这样的方式去改变我们传统融资租赁的方式。
有了C,有了中间件,其实我们就回到了最终资产的一部分,我觉得现在很多新能源的问题还在于这个车本身的质量。因为我们刚才说了,数字生产,或者固定资产一定是各占50%,如果车本身一点价值都没有,或者这个车在一年以后就是废铁,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整个行业就是一个骗子行业了。我们在拿一个没有资产的东西,让人去做三年的循环。
所以回到另一部分,就是我们这个车的质量、电池密度,或者是我们所有的技术标准,这是需要主机厂去全面提升的。如果到达了这样的状态,比如说我们对于用户风险的可控性,我们对于中间件,就是对于车的处置有更多的多样性,不仅仅是买卖,而是产生更多的价值。而对于用户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其他的积累,或者说这个用户从车会迁移到其他的领域,再到最后真正残值处理那一部分,它又具备足够的产值。如果这三方面都打通,我相信咱们整个的新能源汽车的融资租赁基本上不用破局,就可以水到渠成,谢谢大家。
张晓旭:大家好,我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张晓旭,刚才前面几位大咖讲得都非常深入,我希望从我目前所负责的流通协会的汽车金融分会板块来分享一些我的工作和会涉及到我们新能源的融资租赁的部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张晓旭首先,我希望能从新能源汽车的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心得。因为我目前工作的一部分核心的重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