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或面临拐点

作者介绍

蔺钢,男,年生,国际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在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从事5年专业课教学工作并任教研室副主任,参与编写《金融概论》、《期货》等专业书籍。年进入租赁行业,先后在海南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新世纪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任业务员、部门负责人、副总经理等职务,年至今任中远海运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汇保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年起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展电信设备租赁业务;-年与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合作开展飞机租赁业务;年开展船舶租赁业务。年至年,主持开发了工程机械、机床、火电设备、风电设备等租赁业务,并长期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了大型国企针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厂商租赁风险管控模式。年开始,开发医疗、教育、新能源、航运、建设、汽车制造及电子类融资租赁业务及商业保理业务。在全国行业会议、监管部门咨询会议上,就融资租赁税务、风险管理、业务创新、厂商租赁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等课题发表很多专业观点和改进建议。同时也是国内融资租赁行业协会的培训讲师。

从今年算起,在未来一、二年内,融资租赁行业或许将进入调整周期,而且这个调整周期可能会持续数年的时间。最好的情况是仍然保持一定增长,但是增速大幅下降,回落到个位数。但也不排除行业向更加严峻的形势演变,规模下滑,内部分化,一部分实力弱、管理能力差、业务质量不高的公司会出现严重的经营困难,甚至退出市场。

我们可以从融资租赁行业外部环境及内部业务结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从外部环境看,自年开始到现在,过去十多年来融资租赁行业的高速发展是由很多有利外部条件促成的。

首先,过去十年是国家货币政策较为宽松的十年,融资租赁行业的融资环境极大改善。

其次,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重新进入融资租赁业,新产生了一批体量大、质量高的金融租赁公司,对行业规模和利润都产生了决定性的正面影响。

第三,大型央企和地方国企以产融结合的方式纷纷的进入融资租赁行业,新增资本金规模也很大。由于融资能力强、筹资成本低,业务规模、利润增长很快。

第四,各地方政府看到了金融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出资设立租赁公司,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各租赁公司在当地开展业务,使得融资租赁机构和业务在全国范围遍地开花。

第五,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门槛放宽,不少上市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也积极进入融资租赁行业,形成投资热潮,产生了一定的业务规模。

第六,融资租赁行业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行业税收政策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第七,这十年也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设备销售、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旺盛,带动了融资租赁业务的高速发展。

从行业内部业务结构情况看,带动行业增长最快的首先是一些大型业务,如飞机、船舶与海工设备、地方政府基建投资等等。其次由于租赁行业管理能力与风控水平有明显提升,也由于股东跨行业的多样化,对实体企业的融资范围扩大,除了过去印刷设备、纺织设备、医疗设备、工程机械设备、机床设备等领域外,广泛扩展到建筑施工、电力、能源、汽车制造、电子、化工、交通物流、钢铁、房地产等几乎所有重资产产业领域。从业务类型来看,回租业务增幅最大,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也加快了业务规模的扩张。

不过从今年开始,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些条件依然存在,但也有很多条件出现了逆转。

首先,国家的经济增长阶段由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增长,降杠杆成为主基调,各领域对资金投放的需求受到抑制。

其次,货币政策趋紧,融资租赁行业融资的难度与成本都在提升,特别是对股东背景较弱的中小租赁公司与民企租赁公司,更是难上加难。在各种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对政策的敏感度最强,变化也最大,作为融资租赁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今年年中开始,已经明显收缩了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投放力度。

第三,行业主管部门开始加强监管,注重防范风险,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已经不是政策主基调。

第四,从融资租赁行业所能获得的增量股本金投入情况看,银行、证券、保险、央企、国企、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大型民企,这十年能够进入市场的优质主体都已经差不多进入了,大规模新增投资的潜力已经不大了。

第五,十年来起到支柱作用的一些大型业务,其增长潜力也已经接近拐点。比如海工装备和船舶租赁业务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低迷;飞机租赁业务竞争激烈,简单融资租赁方式几乎没有利润,已经在向高度专业化方向发展,门槛变高,参与者减少,新增业务规模未来可能会减速。地方政府负债类业务虽然目前还在勉力维持,但是因为国家对地方政府负债规范性政策频出,业务发展不确定性已经十分明显,快速增长的潜力也难以期待。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变化,融资租赁行业要继续保持过去十年高速成长的局面已十分困难,发展的拐点即将来临,如果这些因素继续强化,则未来二、三年行业或许会进入冬季。

当然,也不必过于悲观,这并不是说融资租赁行业马上会出现、年那样的全面萧条与深度危机的局面,今天的情况与当时有本质的不同,租赁行业有着很多健康有利的因素:

第一,融资租赁行业整体股东实力已经大大增强,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大型央企国企、地方政府等实力背景强、管理规范、持续融资能力好的投资人在整个行业规模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所以不会出现行业性危机。

第二,租赁行业的风控水平较那时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可以说在信贷类机构中,除了银行以外,融资租赁公司是风控体系最系统、最完备、最健全的一类机构。大型租赁公司基本都建立了规范的风控组织构架体系,在若干业务量大的领域也培养了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风控队伍。从租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看,资产质量并不比银行差,也比较稳定。

第三,当前融资租赁行业的整体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不仅已经有了较大的业务体量,而且从所涉及的行业到承租人主体的选择,整体上是比较优良的,并不存在资产质量大面积恶化的基础。即使争议较大的政府平台业务,鉴于国家最高决策层面防控整体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布局早,措施有力,大面积出现违约、坏账可能性也不大。

第四,融资渠道有新突破,直接融资、资产证券化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五,工业企业有明显复苏的迹象,有较大的业务增长潜力,而这恰恰是融资租赁行业最擅长的领域。一些周期性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化工、运输、物流等由于周期性复苏和国家坚决去产能、去库存以及兼并重组等政策作用,也开始向好,未来会产生出更多的资金需求。汽车金融这样的消费金融领域对租赁行业也存在较大扩展潜力。

因此,对行业调整,增速下降应该有正确认识,在行业整体健康,不出现系统性危机的情况下,一定程度的调整一方面是正常的,是行业发展周期和优胜劣汰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行业夯实管理基础,调整业务方向,积累创新动能。

特别是那些股东背景好、实力强、业务体量大、管理规范的大型租赁公司,受到的不利影响可能更少一些。甚至不排除一些优秀的租赁公司由于在管理提升和业务创新方面基础扎实,会在行业洗牌中占尽先机,在整个行业调整的背景下逆市上扬,最终在此过程中奠定下一轮发展的巨大竞争优势(远东租赁在、年行业危机时即表现优异,实现了跨周期发展)。

面对即将到来的调整格局,租赁公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要特别注重业务创新。在老业务发展潜力不足的情况下,要不断开发新业务,保持业务可持续增长。特别是市场规模潜力巨大的新市场。

第二是要特别注重在细分业务领域专业化能力的培育,提高服务竞争力,提升收益水平。

第三在风控能力的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由于租赁行业业务规模和体量已经越来越大,在国家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行业研究、经济周期、区域经济特点等方面建立自己的专业研究能力就变得越来越迫切了。与高水平的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强化大数据的搜集、整理、研究、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也将对风控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很多公司内部管理构架及制度完善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在业务拓展、市场管理、薪酬激励等方面还应当持续创新。

第五要强化市场化融资能力的培养,改进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产品的资金筹集能力。

第六要转变观念,舍得投入,加快提升IT系统的步伐。同样是做金融,国内互联网巨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融资租赁行业相形见绌。当前租赁行业在IT系统方面的整体水平与资金投入和大多数银行相比也相去甚远,更不用说互联网行业了。如何主动拥抱与运用好现代互联网手段、人工智能技术也是租赁行业要面对一大新课题。

欢迎个人转发。未经授权,其他媒体、







































白癜风恢复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yz/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