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融资租赁,不是金融租赁。
融资租赁进入中国已有30年。初期发展速度缓慢。直到年中国银监会发布新版《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后,融资租赁市场开始进入快步发展。年底,商务部发布了《“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将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大力支持融资租赁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融资租赁业务以其融资门槛低、方式灵活、放款周期短等优势,为国内融资渠道增添新的活力。
对于融资租赁行为中的出租方来说,出租人同时拥有债权和物权,因物权的变现可弥补债权的损失,因此降低了对承租人信用的过度要求。融资租赁最基本的价值在于能够提供设备,高级价值在于能够提供与设备乃至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术支持和财务服务。在融资租赁行为中遭遇的风险之一是企业经营的失败,但物(设备)的价值并未消失,物的流通性依然存在。成熟的融资租赁公司与交易应具备完善可靠的退出机制,做好设备的估值、回收、处理和再流通,就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保障收益。
对于融资租赁行为中的承租方来说,融资租赁不失为一种较优选项。
首先,融资租赁能够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银行信贷是一种不完全融资,如前文所述,中小微企业平均生存周期短,财务水平和信息透明度偏低,信用等级普遍不高,银行对这类企业的贷款资格条件和担保条件尤为严格,信贷投放数量和规模都非常有限。同时我国的债券、证券融资市场对中小微企业开放程度有限,不足以支持企业的资本需求。而融资租赁是一种%融资,这种融资设计以物权为基础保障,通过出租方对承租方使用设备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评估,来规避风险并确立合作,不需要全面评估承租人的综合资产状况及综合盈利能力等信用指标。因此,融资租赁可以为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那些信用低、不易通过举债方式融资以及未在银行建立起足够信用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其次,融资租赁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融资效率。融资租赁业务并不占用企业本身的银行授信额度,节约企业授信资源,帮助企业优化资金配置。因此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可以科学配置:可以通过融资租赁获得设备,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基础建设、原材料购买及日常的资金流动。在融资手续方面,相比起银行贷款时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抵押条件高,选择融资租赁以租赁物作抵押,环节少、手续简单,还可以节省抵押登记、评估及公证费用,因而更为契合中小企业的经营规律和融资特点,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再次,融资租赁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改善财务、税务结构。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本身资本实力较弱,节约资金成本、防止资金成本侵占利润是个重要问题。看起来,银行贷款在利率上比融资租赁占有优势,但还款方式比较单一,而融资租赁根据设计,可把租金在整个租期内分摊,适当分散和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融资租赁可以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融资租赁有一种非税务租赁,指由承租人享受有关租赁资产的全部税收收益的租赁安排:一是通过租赁物的折旧费用的税前抵扣;一种是享受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减免,通过这种安排,可以有效减轻公司的税收负担。在经营性租赁这种租赁安排中,由于通过在计算承租人应付租金时预留残值的方式,使得应付租金小于租赁投资额,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相应的租赁资产不进入资产负债表,但实际享有租赁物的使用权。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售后回租的形式将资产转移出表外,出售的资金可以用于偿还负债,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最后,融资租赁能够帮助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模式。中小微企业大多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转,这些都必须要有充裕的、长期的资金投入,融资租赁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资本是企业的血脉,融资租赁对于中小微、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来说,相较抵押贷款、信用借贷而言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非单纯的融资困难,而是资本运营出现困难的集中体现。融资租赁公司面向中小微企业不仅提供资金,而且提供综合服务,帮助企业实现“造血”功能,才是标本兼治的所在。
同样的,资金是融资租赁的血液,创新融资租赁的动力。尤其对于没有银行和厂商背景的独立融资租赁公司来说,注重提高融资租赁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水平,才是根本。全国人大财经委张雪松研究员说,国外融资租赁公司获得贷款的条件与其他企业基本相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惠,却也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好,主要原因在于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有很多优势,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创新。融资租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开发新品种、新业务,融资租赁公司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服务,很多都是量身定做的。无论有银行或厂商背景,还是独立融资租赁公司,都一定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处理经营风险的能力,要对融资租赁资产在二手市场上的价值有充分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利用租赁资产的全部价值,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创新”二字,虽是老生常谈,却是极其重要。就整个融资租赁行业而言,创新的内容极其宽泛,包括横向纵向的拓展,包括对现有桎梏的规避和化解。我国租赁业现在面临并进行着融资方式与租赁产品的创新。融资租赁业务的本质是资金资产融通,其重要意义在于连接资本市场、社会资金、债券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在现有趋势下,继续与其他金融服务种类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租赁产品,考验着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能力。随着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力度的提升和政策的保障,融资租赁公司开始尝试项目直接融资、境内外发债、租赁资产证券化、非金融资产支持的定向或非定向票据等渠道,开始与银行、信托、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进行多种组合业务模式的合作,开辟资金管道,加速资产的流转,调整自身的财务结构。目前,与信托服务结合的融资租赁信托计划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融资租赁公司需要积极发掘和关联多种金融服务之间的优缺项,构筑新的融资租赁产品,发挥杠杆优势、实现规模效应。
再比如,租赁模式方面的创新。由于各租赁公司的资金、地域、专业不尽相同,优势与短板也就不尽相同。银行系与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可能集较多的优势于一身,独立融资租赁公司则相对较弱。在横向上,独立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盟化业务链,面向大型租赁项目与其他公司结盟统揽,面向银行以集体信用借贷。在纵向上,一些大型、尤其是集团化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与较高的信用,银行系、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占据了核心业务租赁中的大部分,而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可以纳入企业整体信用保障体系,与独立融资租赁公司对接,进行有效分工。以上只是一个思考的方向,事实上,在现有的直租、回租、分成租赁、杠杆租赁、转租赁等模式之外,依然有着大量的创新空间。
总的说来,融资租赁是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是对传统资产观念的创新:“所有”并不重要、“使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在确定模式与程序内做租赁产品是一种,在政策法规框架内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设计产品是一种,后者要靠精通的资本运营,充分整合有限资源,高技术资本运作,也是从业者智慧的精彩展现。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工业、建设、航空、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将继续产生庞大的设备融资需求,同时中小微企业将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政策方面,如保监会的投资新政策、商务部拟出台《融资租赁管理条例》等,对我国融资租赁业来说都是重大利好。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产业和金融结合的最佳纽带之一,中国融资租赁业将经历市场的竞争和洗礼,与实体经济一道持续发展。
来源:SP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