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的现状
年底,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调研时称融资租赁是金融新高地,随后自贸区对融资租赁业提供了较多优惠政策推动融资租赁的快速发展。在新型工业化、互联网变革的环境下,融资租赁作为新型的金融工具,围绕整体业务流程,在消费数据收集、消费需求满足、资金获取等多个维度对接互联网+,并通过资金、技术、销售、规范等多维度助力传统的制造型企业搭上时代变革的快车,带动企业转型升级。根据前瞻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约为家,较上年底的家,定比增长15.2%;较上年同期的家,同比增长44%。
经济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的持续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现状为融资租赁行业的高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截至年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亿元人民币,较年底的亿元环比增长5.1%,较上年同期的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年上半年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约亿元,同比增长16.2%;内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亿元,同比增长25.4%;外商租赁约亿元,同比增长18.6%。
从年到年,中国融资租赁市场规模从亿元增加到5.33万亿元,融资租赁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65%增长到8.94%,表明融资租赁行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渗透不断增强。
二、融资租赁多渠道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制造企业的升级除了在经营理念、专业技术、市场思维模式发生变化之外,更需要大量资金与设备的投入,融资租赁作为制造与金融的桥梁,借助金融资本为产业资本助力,有效推进产融结合,在融物、融资、财务改善、销售提升等多个方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政府政策支持加速融资租赁与传统企业的融合。
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加快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在服务与支持国家在传统飞机、船舶领域做强做大、在新兴的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领域投资、在农业生产升级、民生消费拓展以及中小微企业孵化等领域加大融资租赁的投入。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发挥产融协作优势,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薄弱环节加大扶持力度。两个文件,将开启融资租赁与制造企业相互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2、将融物与融资有效结合助力传统制造企业设备升级融资租赁助力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知识投资创业。
融资租赁有直租赁与回租赁两种常见业务模式。制造企业通过直租赁的方式可以用很少的资金投入就可以购入金额较高的设备,扣除手续费、保证金及首付款,制造企业往往可以利用设备金额的20%-30%就可以撬动资金杠杆购买设备,回租赁可以帮助制造企业盘活现固定资产投入,回租赁可以根据企业的设备使用年限净值辅以一定折率实现。企业可以将新增的资金用于新型设备的升级或是研发投入,这些都可以帮助制造企业更好地利用资金杠杆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升级转型。
3、细分市场的专业能力助力传统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
融资租赁公司有较多行业内的设备融资经验,对行业内的主流设备及设备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多的研究,能够突破传统制造企业在思维上的局限,也为制造企业技术的升级提供了成熟的经验。此外细分市场领先的融资租赁公司往往都有较为丰富的国内外供应商资源,有较强的国内外行业信息与资讯,这些都是传统制造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可缺乏的利器。
4、较强的风险评审与识别能力助力中小制造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受到中国大市场蓬勃增长的影响,许多制造企业盲目扩张增长,忽略了稳定现金流的要求,往往容易陷入成长性破产。融资租赁公司作为类金融公司,其中审核与识别风险是他们的核心能力,通过对行业趋势的研判,对个体企业现阶段经营能力以及现金流的分析,会给到企业是否进行融资租赁合作的建议。制造企业应该善于利用与融资租赁公司的接洽与合作机会,转化单一基于市场拓展的思维模式,将投资人的风险偏好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绳,思考企业发展现金流的稳定性与重要性,有效平衡投资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融资租赁公司的帮扶下,适度拓展、规范财务运作,做到不盲目,不冒进,能够运用更为稳健的策略适用新常态的增长要求。
5、巧用融资租赁助力企业销售增长。
制造企业进行设备类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结合融资租赁,为采购方提供升级的产品同时为采购方提供资金合作商,融资租赁企业为采购方提供资金融资租赁助力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知识融资租赁助力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知识。制造厂商结合自身产品的生产、维护及再处理能力为设备的融资租赁提供回购的担保,保障融资租赁公司的安全。通过与融资租赁的合作,解决了采购方对设备购买的资金投入,制造企业能够快速扩大销售,占领市场。该方法已经成为目前主流大型制造厂商推进销售的主要手段,传统制造商在产品升级过程要善于借力融资租赁,用销售带动生产。
6、传统产能借助融资租赁和“一带一路”政策走出去。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传统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一带一路“带来巨大的国外市场空间,有利于传统制造企业利用市场机会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对外进行产业转移,对内进行产业升级。中国已经逐步形成针对“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公共服务供给等领域的投资需求,不仅转移过剩产能,更为中国与周边经济的深入合作以及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与转型提供了有效的动力.融资租赁公司也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配合传统制造装备企业“走出去”,利用融资租赁公司跨级的优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资金融通、资产运营、资本管理等多维度提供支持与帮助,进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条不紊,循序推进。
7、互联网融资租赁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互联网+转型。
互联网融资租赁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先驱力量,是传统企业升级的标杆。融资租赁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带着有物权保障的租赁物进入快速成长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年仅有1家P2P平台上线融资租赁P2P产品,截至年6月底,互联网线上共有21家平台上线融资租赁P2P项目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上半年累计成交额超过亿元。融资租赁利用互联网在数据、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为承租方的实体经济提供更为优惠的资金,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且靠谱的融资产品,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普惠金融。互联网融资租赁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是金融行业实现互联网+的重要推手。融资租赁企业作为互联网+的传统金融业互联网+的先行先试者,根据业务特征将其资金渠道与互联网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企业向互联网+的有效转型,也利用互联网特征解决了资金难的问题。例如,安徽钰诚融资租赁、融信融资租赁及狮桥融资租赁等公司就借助P2P平台将融资租赁资产在市场进行有效的融资。传统制造业可以对标融资租赁企业,围绕整体业务流程,在消费数据收集、消费需求满足、资金获取等多个维度对接互联网+,针对行业进行升级,带动企业转型。
总之,融资租赁作为金融创新的新领域,承载着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重要价值,能够从资金、技术、销售、规范甚至面向未来的创新等多维度有效助力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转型,同时传统制造业更需要主动接触,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红利的机会,借力融资租赁,提供充足的资金,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融资租赁助力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知识投资创业。
三、河南省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截止年底,工商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已超百家,在河南省商务厅备案的融资租赁公司已达22家,具备开展业务,以九鼎为例,其资产已突破百亿元。
公司名
类别
注册日期
注册资本
注册地
性质
洛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租赁
/12/18
洛阳
银行控股
中原航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外资
/5/6
郑州
国有独资
河南九鼎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租赁
/3/23
郑州
银行控股
河南省农业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内资
/4/21
郑州
国有控股
河南路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内资
/11/29
郑州
国有控股
河南国控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内资试点
/12/17
郑州
国有独资
河南豫粮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内资
/9/14
郑州
国有控股
百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内资
/2/7
孟州
国有参股
阿维亚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
外资
/8/4
郑州
国有参股
河南省豫资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内资
/1/12
郑州
国有独资
河南国宏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内资
/10/19
洛阳
国有独资
和运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外资
/01/29
美金
上海
外资
河南省中小企业42万家,目前河南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范围基本集中在政府平台,国企,上市公司,大型民营企业;还没有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公司,目前可承做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公司大部分是台资租赁公司以及部分内资租赁公司,例如和运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台中银,裕融,平安等租赁公司;下面以和运国际租赁为例具体介绍一下融资租赁的业务模式。
四、和运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的业务模式
和运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于年1月29日创立,是台湾和泰集团在大陆成立的专业租赁公司,服务范围包括汽车租赁、设备租赁、商业保理业务等,
主要承做设备加工机床类、电子设备类、印刷包装类,纺织机械类,橡胶塑料类设备、医疗类设备。已经在冰与火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市场坚守11年,一致服务中小企业进行装备升级,在全国有26间分公司或办事处,11年累计投放近亿元。
1.业务模式
?直接租赁
制造企业首付设备金额的20%-30%就可以取得设备使用权,租赁期结束后即可拥有设备的所有权。
售后回租赁业务模式
企业全款买回设备,随即出售给租赁公司并租回的融资方式,可解决企业部分流动资金需求。
2、业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