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资租赁业转战保理,从外资到中资,金融专业毕业的天津某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涛笑着说自己,“一直以来都从事创新金融,跟产业金融走得特别近。
从融资租赁业转战保理,从外资到中资,金融专业毕业的天津某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涛笑着说自己,“一直以来都从事创新金融,跟产业金融走得特别近。”张涛曾在中国第一家上市租赁公司——远东租赁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产业金融经验。随后,他进入一家美资保理公司,近距离接触成熟的国际保理市场。或许,正是踏实的产业背景积淀让他显得严谨而平和。
“由于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诸多政策,天津在金融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商业保理也不例外。目前天津商业保理公司注册数量已经达到20多家。如今,天津滨海新区获得了商务部批准的商业保理公司试点,相信这个行业未来几年会加速度发展。”张涛对于天津保理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兴奋。
首年4亿合同余额
成立于年融洽会期间,该保理公司是行业的新生力量。作为天津市政府与海航集团在金融领域战略合作的成果,该保理公司也是天津第二批20大创新工程之一。凭借大东家海航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金融行业背景,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保理公司之一。
从去年8月份正式营业至今,该保理公司开展业务仅有一年,却交出了4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的答卷,并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客户群。依托于股东海航集团,该保理公司最大的业务来源于航空业。“近几年,由于银行授信收缩,国际油价波动,航空公司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保理可以通过为航空公司应收应付账款管理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解决经营性现金流问题。例如,航空公司通过票务代理将票卖给乘客,应收账款回收需要一定周期,我们可以为航空公司提供保理服务,使其营运资金得到保障。”张涛介绍道。
“又例如,油料是航空公司最大支出,约占总成本40%以上。但最近几年由于航空公司投资力度较大,资金占用很多,传统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复杂,耗时需要半个多月,但航油公司的结算周期非常频繁,最快时甚至一周一次。因此,我们可以凭借对航空业的了解,为他们提供应付款的预付业务。”
商贸、会展等不涉及生产设备的服务业是该保理公司的又一大主营业务。商贸如商场和超市有着频繁和大量的结算需求。张涛向新金融记者介绍:“以天津国际商场为例,每天都有大量高端商户的应收应付账款结算,尤其是在消费旺季,给商场造成很大压力。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
金融协同效应
作为该保理公司的股东,海航资本最近几年已经基本完成了金融版图的构筑:投资银行、租赁、保险、信托、证券、银行、期货、基金、保理等传统及创新金融业务。起家于实业的海航,其创新金融业务有着非常深厚的产业背景,而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则为各金融子公司发挥协调作用,为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提供了平台。
张涛向记者描绘了未来在集团框架下,该保理公司参与创新与业务协作的设想:“例如,依托海航集团产业链条,可以开展租赁保理与物流保理业务,为租赁资产流动提供平台,为物流企业及其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金融服务;投保信用保险已经成为国际保理业控制风险的惯例,海航旗下的保险公司则可以开发相关信用保险产品;信托和证券公司方面,可以通过发起应收账款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为保理公司的再融资安排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在期货公司方面,航油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可以跟航油保理业务结合,降低风险等。”
除了在业务创新方面有很多合作空间外,张涛认为金融集团化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共享客户资源。“以租赁为例,租赁合同的期限一般都很长,短则三五年,长则一二十年。它是解决企业长期融资的较好方案,但是在短期融资需求方面,保理则更具有优势。保理和租赁的结合,能覆盖市场主体不同期限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大企业客户,他们往往需要综合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因此融资租赁和保理可以在共享客户资源的同时,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资金解决方案。”
三步曲战略
“任何一个优秀的公司都会有长远的目标。我们也一样。我们原本制定一个五年规划,但现在商务部加快对商业保理公司的规范支持后,我们希望三年就有所作为。”张涛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目前我们先以国内业务为主,将队伍培养成熟,树立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接下来我们保理公司将适时开展国际业务,成为兼具国内国际业务的综合保理商,第三步,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希望能实现上市,真正解决融资问题,从而服务更多中小企业。”
与商业保理不同,由于银行保理资金雄厚,风险管控严格再加上运营成本较高,要求较高的回报,因此银行更多将资源集中在大企业客户,中小企业则很难覆盖,而这正是商业保理未来的“矿山。”商业保理更注重贸易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