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近年来,很多融资租赁公司都感觉业务越来越不好做,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或者是对于所发生的变化视而不见。经济形势和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都说明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作者:刘开利

中国外资租赁委员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

一、中国融资租赁行业面临深刻变革

1.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从年开始,我国GDP的增速开始降至10%以内,而且几乎是逐年走低。不管是经济新常态还是优化产业结构,也不管是转型升级还是新旧动能转换,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新的增长点也许已经出现,但真正能够发挥大幅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仍尚需时日。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很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中等发展速度,而更加注重夯实发展的质量和内涵。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融资租赁与实体经济的联系非常紧密,融资租赁行业也需要在变革中谋生存、求发展,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新常态,实现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2.防范金融风险仍是重中之重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深化金融监管改革,特别是防范市场金融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但有意思的是,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却经历了一段鼓励金融创新的时期,而很多尝试可能是以“失败”告终。这一方面表明了市场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金融应当有序规范发展。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段时期“鼓励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但从年初开始,防范金融风险、降杠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包括融资租赁在内的市场金融均受到了较大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对业务方向、法律适用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未来,金融创新还是要鼓励的,市场金融也还是要发展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将来不太可能再采用前一阶段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规范发展、有序发展应当是未来市场金融发展的主线。

3.从租赁大国向租赁强国的转变

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租赁市场,我们在规模上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驱动因素、业务功能、交易模式、资产管理、盈利模式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应当努力由租赁大国向租赁强国转变。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四大支柱已基本完善,但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特别是监管环境的变化,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规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和业务规模持续增长,融资租赁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已较为严重,转型与发展也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中国外资租赁委员会会长杨钢所说的,融资租赁公司要定期评估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如今行业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并不是阶段性的,更多的是一种趋势性的改变,需要融资租赁公司积极思变、及早应对。

二、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我们的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处于全球第二的位置,但我们的市场渗透率还比较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融资租赁在拉动投资、促进制造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正确认识融资租赁的本质和功能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业内人士对融资租赁的本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各执一词,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融资租赁本来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业务,很难、也没有必要非得达成理论性的统一,更何况还有一些人要考虑自己所处的位置。

我个人认为,融资租赁的本质是设备金融+专业服务,融资租赁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促进投资。当然,这并不是说融资租赁公司只能做设备租赁的业务,对融资租赁本源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运用在公司的战略层面,体现的是公司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判断,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进而指导公司的具体业务。

2.回归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制造业发展

融资租赁回归本源,最重要的是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融资租赁不是单纯的金融产品,而是服务实体企业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业内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应当是融资租赁企业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sy/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