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要起飞了!你相信吗?
我们只需要看一个关键信息,就能知道了,今年有40家企业退市了,这是中国经济即将起飞的信号。
许多人可能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今天来彻底讲清楚。
述(最多18字做大做活股市,让更多企业能够上市融资有人说,大批企业退市,这难道不是坏消息吗?为什么反而说是中国经济的利好信号呢?
我们来看数据,据统计,年全年有46家企业退市,年有22家,年有19家,年只有11家。这里面可以明显看出来,退市企业数量是逐年增加的。
年刚过一个季度,就有超过40家企业要退市,有非常明显大幅度上涨的趋势。
表面上来看,过去中国企业退市是很难的,从ST到真正退市也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结果就是ST公司千方百计想办法实现账面赢利,保住上市公司资格,只要中间实现一到两年账面盈利,就足够了。这里面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包括各种资本大挪移,甚至财务造假。
这种模式造成两个非常不好的结果。第一,股市规模总量要控制,就会堵住。你听说过堵车,没听说过堵上市的吧?其实就是差不多的意思。这造成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渠道不是很畅通,上市融资的河水不是充分流通的。
第二就是企业一旦上了市,如果你的业绩不够好或者概念不够好,你就很难再增发融资了,股市对你实际上失去了融资的作用了,但是持股的股东和高管可以从股市里面赚钱。
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市场要想做大做活,最重要的就是要优胜劣汰,保持流动,让大家有生存发展的紧迫感,有强烈的竞争和危机意识。
今年年初,监管体系为什么要调整?股市没有做活,这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股市没有做活,对整体经济发展能是好事情吗?
述(最多18字中国经济最紧迫的任务股市没有做大做活,其中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量企业不能上市融资,中国许多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只能通过贷款,甚至民间借贷,结果导致负债率非常高,财务成本非常高。
前两天我们发文《中国股市疯狂了!底层逻辑与全部真相》,讲到一个重要数据,有人把中美企业杠杆率做了对比,美国企业杠杆率只有80.6%,中国企业杠杆率却高达.9%。这说明中国企业债务负担太重了,大家都不敢扩大经营,也吃掉了大部分利润。
这里面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上市比国有企业更难一些。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我们就不多讲了。
我们再讲一个数据,今年一季度,社融增加14.53万亿,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这是好事情吗?当然是好事情!因为企业拿到钱了,过去三年大家都太缺钱了,现在资金问题解决了,终于可以开足马力搞生产了。
但是,这真的是好事情吗?实际上也不是好事情,因为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负债。那么你想,企业到最后,会不会也不敢增加负债了呢?
所以,对于中国经济来讲,解决企业资金问题是非常紧迫的,但是更紧迫的是减轻企业负担,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
怎么解决呢?终极解决方案来了。
述(最多18字企业融资的终极解决方案这个终极解决方案,就是注册制,让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企业上市融资的一大好处就是,它增加的是资本而不是负债,这就给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增加了一个更加可靠的渠道。
另一方面,今天看到居民存款已经达到万亿了,大家还是不投资也不消费,而是更愿意把钱存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大家不知道哪里有赚钱的渠道。
中国经济要轻装上阵,社会资金要全面盘活,企业要减轻负担,注册制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所以接下来几年,股市可能会扩大好几倍。
但是,注册制扩大股市的规模,也会加大股市的风险。所以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完善退市机制。你上市容易了,符合条件注册就可以了,但是上市之后的监管更加严格了,不行就得马上退市,不能再赖在那里糊弄事儿了。
所以,我们才说,更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退市,这是一种利好消息。
有人也许就会说了,这样说来,我们炒股不是风险更大了吗?
如果你只想到炒股风险更大了,那就太狭隘了。我们前两天也讲了,扩大股市规模,也是给了老百姓更多的投资机会,这就是高层反复讲的,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红利。你投资股市就成了企业的股东,能够获得收益,也要承担相应风险。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以后可能会更加重要。
我们可以大胆预言,注册制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