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占地盘,再谋发展,宁肯错投,不能错过!
放贷硝烟四起
互联网企业虽说各自发展自己的业务,但是结果都是殊途同归,他们的尽头都是放贷!
不信?你看下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开展放贷业务或者助贷业务:阿里、京东、百度、腾讯、、滴滴出行、携程、去哪儿、今日头条、饿了么、美团、微博、大众点评、哈罗单车、青桔单车……
BATJ四巨头中,阿里有花呗和借呗、腾讯有微粒贷、百度有"有钱花"、京东有白条和金条;新兴的TMD中,头条推出"放心借",美团与马上消费金融合作"借钱",滴滴则有滴水贷……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热衷于搞贷款,从阿里、京东、百度,就连微博、这样的都开始大肆打贷款的广告了。
为什么呢,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用户多、流量大,这流量不变现心里难受,就要把流量变成钱心里才舒服呀。
所以,争先恐后干起了贷款的勾当。
这就是我们号称高科技的互联网大公司的那点高度。
巨头们从不会担心,业务的同质化,会让同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反而害怕来迟了,没有肉吃。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普惠金融,为传统金融机构所服务不了的小微企业和普通人群提供金融服务。
而传统金融之所以服务不了这部分群体,就在于这部分群体缺少传统风控手段下必备的条件,如抵押品、高额的银行流水等。
而且传统金融的风控是线下人力操作的风控,能服务的人群有限,成本也高。
背靠着中国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和宽松的监管政策,已经让捷信风尘仆仆一路从捷克赶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中国的放贷事业中去;让趣店这个以校园贷起家的公司,在成立仅3年多的时间里,就跑到纽交所上市了;让趣店的CEO有了“用户借钱不还,就当福利送了”的气焰。
卖菜兵荒马乱
安插间谍、恶意挖角、团长走穴、补贴大战、伪造供应链…….卖个菜而已。
平台间的喧闹和狂热,背后都是巨头杀红的双眼!
万、亿、0亿、50亿……究竟是暂时的风光,还是新希望和新机遇的前兆?
一切都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大把的钱却已经烧起来了!
互联网巨头深度参与的这场以卖菜为代表的新战役弥补了渠道下沉上的短板,最终所谓的下沉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三四线城市,不再仅仅只是五环之外,而是下沉到了我们生活的社区当中。
一旦沾上资本,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必然血雨腥风。
社区团购这个商业模式就不说了,就是在固定城市的固定社区,联系到有一定互联网私域流量的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