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英内参吉利新建动力电池工厂是否能抗

3月13日,吉利与江西赣州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表示吉利将在当地投资亿元分两期建设42GWh动力电池项目,总用地亩,集团总裁李书福亲自到场。

01.

与大众自建动力电池产能相似,目标为世界级车企的吉利需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市场份额,需要动力电池等配套体系来支撑。2月20日,李书福在集团内部的讲演中,更新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内容,他将该规划一分为二,第一部分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小排量节能汽车;第二部分主攻纯电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

02.

整车厂希望掌握对动力电池的绝对话语权,实现供应链成本的降低,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吉利的电池主要依赖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之前大众入股了国轩高科,比亚迪自研刀片电池并不断扩产,广汽也成功推出弹匣电池,长城蜂巢也顺利融资,吉利汽车自不能示弱。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谁控制动力电池供应链,谁就具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03.

吉利在动力电池领域已有多年的布局,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年开始吉利通过挖角比亚迪成立了威睿电动以制衡宁德时代,并且自制电池pack和BMS,近年来又间接控股山东衡远、收购LG南京工厂、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等不断增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投入。截至目前吉利在电池领域的布局超过百亿元,包含了上游原材料、电芯、模组、电池包再到电池回收利用,甚至电池租赁等领域皆有涉及。但是结果并不理想,根据年电池装机量数据,吉利电芯和pack系统内供率分别为3.4%和21.63%,电芯供应商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分别占比71%和15%。吉利作为主机厂对电化学领域根本没有积累,无法保持在电芯技术迭代速度,导致了其介入较早但从未做大做强仍然依靠供应商。

04.

电池行业为快不破,第三方电池供应商长期看依然能够以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保持与整车厂的合作关系。电池行业里面,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需要巨额的投入,整车厂实际是有心无力的状态。电池供应商实则有恃无恐,且外资电池厂商如LG、三星也在加紧速度进入中国。如果特斯拉真的把价格做到现在的1/2或1/3,那么届时整车厂只有依靠他们才能与特斯拉一较高下。所以总体上,要看整车厂们自研自建电池工厂的周期能否赶上竞争对手的速度。

05.

即使大众、吉利不能忍受供应商较高的姿态和价格,自研电池却需要较长的周期。所以一般会采用直接投资或者收购某个科技亮眼的初创企业,如大众投资Northvolt。对于国内整车厂来说,尽快孵化一个全新未来电池技术项目已经来不及了。

06.

综合而言,围绕在众多整车厂上方的仍是整车和电池成本,电池领域又被日益做大的电池供应商束缚手脚,自建电池厂是长久之计,哪怕短暂地失去市场份额。这些都是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该有的打开方式,他们的时间窗口正在逐渐关闭,随着特斯拉中国和欧洲的电池工厂建成投产,即是大战的开始。

往期语音

7.大众“电池日”的口号如何能够实现?

6.ModelY热销背后的原因?

5.延锋安道拓全球化之路如何走?

4.“智己汽车”能圆高端品牌梦吗?

3.广汽发布“弹匣电池”优势明显吗?

2.中兴造车是否能实现?

1.汽车行业“芯片短缺”是否会持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z/8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