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金融时报
作者丨李珮
从年的试点起步到年步入快速发展,再到年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如今,汽车金融行业在互联网技术冲击之下走向“下半场”,从业机构开始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思考新形势下汽车金融的运营之道。
在技术引领转型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汽车金融风控体系、业务模式、运营管理都将发生本质的变化,需要思考如何与当下的市场环境进行衔接,如何通过科技手段降低风险与运营成本,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如今专业化、数字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如何落地是关键。在专业化方面,谢胜立认为,真正的专业化是机制的专业化、能力的专业化和资产管理的专业化,应该从效率、服务方面为客户创造价值。
当前,汽车金融市场中涌现了众多参与主体,不仅包括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集团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还包括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等第三方汽车金融服务机构。
事实上,因汽车市场的剧烈变化,汽车产业上下游需要注入金融力量。不少具有汽车厂商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已把深耕汽车金融视为实现产融结合以及自身专业化、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方向。
正如近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对汽车金融公司所要求的一样,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汽车金融相关服务时,也需要结合国家政策导向、经济金融发展规律和市场环境变化趋势,明确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定位,探索优势细分领域,优化业务模式,加快核心数据及客户资源积累,不断提升自主展业能力。
简单来说,每家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源禀赋与股东背景不同,必须要找准自己的业务定位和业务方向。如背靠汽车主机厂的融资租赁公司首先是要立足本品,在支持本品销售的基础上,再选择市场化的业务。而在选择市场化业务的过程中,也要重点选择专业、细分、特色的差异化业务。
在细分市场的选择上,作为资方,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从4S经销商、汽车电商、终端零售、共享汽车、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等领域进行切入。随着消费持续升级,汽车租赁行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以汽车金融为基础,融资租赁公司在标的物的选择上,也可以从更细化的商用车、乘用车、电动车以及轻卡、中卡、重卡等车型的市场中寻找机会,并作为持续展业或研究的方向。
不过,仍需重视的是,任何业务的推进,必须以强有力的风险控制为前提,对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而言,抓住风险控制的核心要素是重中之重。
做好风控的前提是要建立起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张林涛认为,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如多元化开展2C、2B、设备业务、投贷联动的公司,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就需要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去考虑;其次要做好风险管理的架构,包括组织架构的流程,技术的运用、风险意识的培育等等。
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也在积极尝试通过将传统风控手段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寻求在风控,特别是信审方面的突破。
-End-
免责说明:本平台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