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当回事儿,但要把钱当回事儿

本文内容所述的这些想法,其实早就有,但是一直没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恰好听了播客节目《子非鱼》28期的节目,采访者(北大毕业继续读博走学术路线的学院派)和被采访者(北大毕业后杀入创业浪潮的精英,实践派)的关于创业复盘的一个对话,他们的一些观点和认识,再一次触动了我,遂将其播客内容进行一个整理并把自己的一些认识补充入其中,以资分享。

这期对话的核心内容是:盒子空间项目(大学城周边空间的改造、升级项目,校外第三空间品牌)的创始人严澄峰(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毕业生)和主播进行自己这几年其创业的一个复盘对谈。

播客大体内容如下,直角括号内笔者对两人聊天内容的点评。

01、初始创业动机

首先两人聊的是做这个项目的一个早期的动机,主要是受、年OFO大火的震动,同时感觉创业是一个体面又好玩同时还新鲜有挑战性的活动!于是就杀入了这个创业的行业!

「在我看来这应该算是同龄人、同一个环境的一个外在驱动力的刺激导致了主角的创业基因,算是外因。」

其次一个原因就是,大学城周边的空间确实是个客观的、有需求的市场,有包括自习、出行、住宿等等方面的需求!大学生需要一个更有逼格的空间,有可创业的内容!

「这算是一个创业可行性的条件满足!」

02、反思

经过这几年的起伏包括疫情的冲击,小严进行了几个点的复盘发反思:

首先是反思自己的项目过于求快,在与类似的境内、境外的同类型公司进行竞争时,他们的项目过于锚定了竞争对手,从而根据对手的举动,采取了跟进的应对措施。

竞争对手募集了更大的资金进行开店和扩展,盒子也进行了同样的操作,可惜结果是对手没经住市场的检验,最后失败,盒子自己也是也是最后扩展失败,资源浪费,效果不佳!

反思结果:盒子过于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自己把对手当做了对手,而实际上人家可能根本没把你当做什么对手,甚至都没把你当回事,甚至你们都不构成竞争关系!

「关于这个事的反思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早期发展的公司包括处于发展进步中的人,总是会锚定一个更优秀的企业或者个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假想敌,对其进行模仿和最后的超越。这个想法没错,但是你在具体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切不能想当然的把对方真的作为对手来盲目进行操作,很可能这个行为本身是有偏差的,这个偏差的前提不是对手导致,而是你自己的想象所导致的。」

所以说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就是真的自己把自己想象成了市场上有话语权的一极了而现实的影响力和发展状态可能远没达到那个程度。

自己高估了自己,就如同写个公号一样,总共没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z/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