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健北京报道
截至年年末,已有2家金融租赁公司和6家融资租赁公司荣获了企业绿色认证。与此同时,年12月6日,国家发布“双碳”目标指导路线,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绿色产业已经开始有更多的租赁公司参与其中。德银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或将在年增至万亿元。按照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10%计算,年,我国绿色租赁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万亿元水平。
虽然行业蓝海前景凸显,但是《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各种主流机构进场,租赁公司存在价格比拼、融资缺口等问题,加之租赁行业以往存在的差异化不足、期限错配等问题,想要寻求突破,仍需首先解决行业“内卷”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还认为,“发展绿色租赁,不能贪大求全,应该通过深耕细分领域,形成专业化运营模式。”
金租呈领跑趋势
对于绿色租赁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业务涵盖范围广。目前,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城市交通、绿色建筑、生态旅游、智能制造等领域,其中,在清洁能源(如风电光伏)、节能环保(如新能源汽车、商用车)等细分板块规模较大。
以光伏领域为例,其热度还体现在海外需求上,华电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殷红军称,“光伏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欧美传统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我国在太阳能硅片行业技术领先。年1月至10月,光伏产品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44.6%,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量82.2亿元,同比增长32.2%。”
“如果未来能够在海外建设风电和光伏,那将会是一片新的蓝海。”殷红军分析称。
而就国内而言,租赁行业在风电光伏方面同样存在优势。殷红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投资方面,风电光伏设备占比比较高,能达到60%到70%。其他资金缺口可以通过资本金来解决。以10万千瓦风电为例,整体投资规模目前为5.5亿元,现在降到5亿元以内。主机设备2.5亿元,附属设备1.2亿元,整体设备投资占比67%,若股东单位出30%资本金,基本可以完成项目投资。租赁公司的设备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另外,产品无差异性,投产后现金流是稳定的。不论是风发电,还是光伏发电,都可以稳定供应,可以实现较好的现金流。”
殷红军预测,“如果说‘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投资金额将超过2.7万亿元,67%的资金通过融资租赁解决,仅风电光伏的市场容量在1.8万亿元左右。”
事实上,随着绿色租赁蓝海挖掘,一些地方监管机构也发文支持绿色租赁业务发展。年10月8日,河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业务稳健发展。”“支持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保险为绿色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前述提到,到年,我国绿色租赁的市场规模或达到10万亿元水平。就目前的发展来看,金租租赁公司大有领跑之势。天津银保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