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汪志峰融资租赁变革关键为资金来源

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

摘要:年5月初,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理事汪志峰先生,受邀参加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举办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交流座谈会,会谈期间就国内融资租赁市场与融资环境作了发言,并发表个人观点与意见。

年5月初,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理事汪志峰先生,受邀参加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举办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交流座谈会,会谈期间就国内融资租赁市场与融资环境作了发言,并发表个人观点与意见。

汪先生认为,在中国,融资租赁仍具有较大的后发优势与市场潜力,但我们仍停留在大部份原始租赁业务模式之上,业务创新与变革力度不强,尤其是绝大部份租赁公司的业务还仍停留在类贷款模式(包括一些内保外贷业务),真正服务于民营实体企业的融资租赁公司,其比重仍有待提高。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无外乎两点:一是中国实体企业面临的困局仍将持续,尤其是民企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二是部份类贷款模式操作相对简单便捷得多。但作为国家金融发展之大局,支持实体经济仍是国家根本所在,服务于民营实体企业更将是中国融资租赁界的责任与担当。

会谈上,汪先生指出,在中国,融资租赁公司最大的困难在于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无论是金融系还是内外资系的租赁公司,绝大部份都成了银行资金的二道贩子,基本上要依靠银行生存,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在国内解决不了这个资金来源的困局,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虽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将融资租赁资产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平台,但观其投资利率仍居高不下,基本处于年化利率10%左右,部份更高达17%,这种成本的资金是绝大多数租赁公司不可能去获取的。汪先生建议中港两地的金融部门和法律界人士是否可以考虑将境外人民币设计成结构投资性融资租赁基金进来,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部份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二是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问题。

香港金融管理局储备管理处介绍说,目前香港仍有大量离岸人民币的沉淀,不少于万亿,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如果未来将国内融资租赁资产包先进行债权评级,然后再跨境打包在香港进行类融资租赁资产证劵化,或许可行,因为香港资金仍有很强大的购买潜力。

只有资金的来源渠道能真正做到跨国界、跨时空、跨币种、跨融合、跨行业,并实现资金和项目设计的多样性、创新性和前瞻性。那时才可能帮助租赁公司解决行业资金困惑之局,化解低成本资金来源之忧,这才是中国融资租赁真正的春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yz/6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