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正确打开新能源融资租赁的突破口

中国汽车金融的金融和类金融主体,经国家监管部门整顿清理,不管从市场从业主体还是业务交易模式,均表现为合规、权责一致及核心主次分明的业态。

中国汽车金融规范化从业主体,已归集为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昔日大量的互联网系业务主体已不复存在。部分作为一级资方营销和资管金融服务代理的融资租赁公司,或撤或转或勉强运营,因监管部门风险穿透化管理要求,代理商身份的融资租赁公司,生存趋难,需要真正突破性创新化的业务或思路,才能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不管从代理端,还是真正从事融资租赁的公司,都需要在汽车及汽车金融行业迅速进行调整,完成新时代,新方式的运营“蜕变”。

纵观汽车市场,中国汽车行业的变化显而易见:汽车增量新能源化比例迅速提高,因排放达标带来的新能源商用车比例提升速度更快。因城市交通问题及公众对燃油车及燃油成本提升的担忧,二手车交易数量迅速提高,过渡性车辆使用需求为目前市场主要需求之一。乘用车商用化比例缓慢提高,部分用车客户选择出行车辆、租车而放弃自购车辆,由此带来的租赁、出行平台等大客户购车增加。

融资租赁公司自传统思路来说,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覆盖主要来自品牌授权店、受到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采取一定首付比例和固定贷款年限的金融产品,融资租赁公司差异化覆盖了非授权店客户、互联网客户、大客户及差异化产品需求的店内客户,各自分工,互补服务。而新能源乘用车营销渠道发生的明显变化,导致客户看车试车在展示店,订车买车和选择金融产品在线上网店,金融产品变为菜单式,如没有获得主机厂的合作签约及在线上竞争中取得优势,融资租赁公司将失去日益增长的新能源乘用车客户。因此,如何在新增份额中突破,将是融资租赁业务创新的一个重大课题。

融资租赁公司应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yz/1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