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作品的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毕业作品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就业、创业,熟悉岗位、职位,掌握专业内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程序、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应用实证分析方法的能力。学生在完成毕业作品的过程中,能够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实际工作有用的对策和建议;
3、提升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完成毕业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搜集、储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学会使用工具书;掌握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实验与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办公软件尤其是OFFICE系列软件中WORD、EXCELL、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能力,;
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严肃认真、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精神。
二、毕业作品的类型
根据经济管理类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贯彻工学结合的理念,管理学院学生的毕业作品应该脱离单纯的理论研究,学生毕业作品的类型包括:
1、结合专业完成的各种调查报告,如三年学习中结合课程完成的各种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典型个案分析等;
2、结合专业完成的各种策划方案,如产品(服务)营销策划、创业计划书、融资方案、旅游线路规划论证等;
3、社会调查报告;
4、综合实训报告;
5、顶岗实习报告,即结合实际顶岗的岗位、实习的企业或顶岗实习企业所在的行业完成的工作分析报告、岗位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产品分析报告、管理分析报告、业务分析报告、企业(部门)调查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等;
6、课程作业整合形成的报告。专业主任可以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要求每门专业课程完成一个小作业,这些小作业能够最后整合成一个大报告;
7、创新小制作及制作设计说明;
8、专利设计说明(专利须为已经申请到或已经被受理的);
9、专业论文。学生毕业作品必须与本专业密切结合,并达到本专业毕业生水平的要求。
三、毕业作品的选题原则与要求
毕业作品的选题一般由学生自行提出或与实习企业指导老师协商后定题,但需经过学校指导老师的同意。选题应符合下列原则和要求:
(一)选题的原则
选题,就是确定毕业作品写作的方向和内容。要达到选好题、选准题,一般须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选题要面向实际、面向实践,着眼于岗位需要、企业需要、行业需要和社会需要。因此,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管理和服务实际,真题真做。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在选题时要考虑现实可能性,即学生所选题目,经自己的努力,利用现有的条件就可以完成。可行性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选题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其二是对选题有浓厚的兴趣;其三是选题要有足够的资料。
3、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就是指选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有所发现、有所改进、有所创造,符合时代潮流,具有时代特征。
4、熟悉性原则。毕业作品必须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业务、技能、岗位、企业、行业进行广泛、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在写时有目标,答辩时有话说。
(二)选题的前提要求
1、满足相关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使学生受到专业知识应用和能力提升的综合训练。
2、选题应在满足毕业作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实际、结合岗位、企业、行业实际,真题真做。
3、选题应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一人一题,以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提高。实践性较强的调查报告、分析报告、创业计划书等,可由不超过4人共同完成;在同一单位实习的同学,可由不超过4人共同完成一份报告。(但4人都需要对代表作、答辩的PPT非常熟悉,答辩时答辩小组老师可以随意指定一名同学答辩。如果被抽取的代表答辩通不过,意味着小组的所有成员都不能通过答辩。)
(三)选题的基本要求
1、对象较小,容易把握,能够写得实、写得透。
2、文字凝练,清晰明了,无任何表述或语法问题,能够直接概括全文内容。题目尽量不涉及“研究”,多用浅析、调查、调查报告、分析报告等词眼。基本形式为《×××岗位分析报告》、《××企业(公司)××(企业文化)调查报告》、《××行业××(企业文化)调查报告》、《关于××问题的调查报告》、《××热的冷思考》。也可以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创意的文字作为主标题,再取副标题,如《企业激励的“软黄金”——××公司企业文化作用的调查报告》。
3、切实体现“工学结合”,写的东西就是自己做的事情或深入调查的内容。
四、毕业作品的完成步骤和进度安排
1、完成步骤
其具体步骤及要求如下:
①确定毕业作品的类型;
②进行有关资料的查询及收集;
③确定题目(要经过指导老师的认可)
④确定作品框架(一般以提纲形式出现);
⑤收集有关资料(数据),分析所得信息,寻求充分论据;
⑥按实施阶段计划和步骤按时完成毕业作品写作;
⑦修改、定稿;
⑧打印、装订。
2、进度安排
毕业作品不一定要在最后一学期完成,可以在三年中的任何时间完成。但最后一定要按照本要求,进行形式上的规范。
如果是顶岗实习报告或者在最后一学期完成的专业论文,要按照下面的进度完成各项工作:
①选题,1-3周(如果学生从上学期末就找到实习单位,可与实习指导老师尽早确定选题);
②毕业作品提纲:4-5周(提纲中必须体现学生发现的至少3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③资料收集和毕业作品写作:6-14周(其中第12周完成毕业作品初稿;第13-14周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定稿);
④打印、装订:第15周(装订好后上交指导老师);
⑤答辩:第16周(学生在答辩前以PPT文件准备好答辩提纲)。
五、毕业作品的要求
(一)字数要求
独立完成毕业作品的,字数应不少于字;合作完成毕业作品的,字数应不少于字。
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营销策划书、融资计划书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写,表述清楚即可,不受字数限制。
(二)内容要求
1、标题应清晰明了
标题应是整个毕业作品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引人注目,力求简短,无任何表述或语法问题。
2、内容摘要应确实是作品要点的摘录
内容摘要应将毕业作品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包括写作目的、写作方法、主要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毕业作品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
内容摘要下应有关键词。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毕业作品的关键词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作品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3、从目录上看,作品主要逻辑思路应该清晰
一般分为引言、现状、问题、对策四大部分。
问题应该以问题的方式表述,如“数量偏低”、“水平不高”、“体系不健全”、“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业独大”。
对策应与问题的数量一致,不能少于3个,且问题与对策的数量和内容应对应,即有5个问题就应有5个对策,每个对策都针对性地解决了前面提出的一个问题。
(三)排版要求
封面、任务书、内容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后封面必须从新的一页开始,不能连排。
内容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部分的行距用18磅固定行距,页边距设置为上下2.54cm、左4.0厘米、右3.0厘米。
1、封面
封面需要填好封面模版后打印。
2、任务书
任务书需要完成任务书模版第一页的相关部分后打印。任务书中的内容摘要应与内容摘要一致。
3、内容摘要
标题“内容摘要”采用宋体四号字(加黑居中),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宋体。“关键词”和冒号采用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前空两空格),关键词内容采用小四宋体。内容摘要和关键词隔一行。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或用两空字符隔开。(见图1)摘要下不排页码或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排页码。
图1内容摘要样例
4、目录
标题“目录”二个字采用宋体四号字(加黑居中),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字。一级目录加黑。目录下不排页码或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排页码。(见图2)。目录中不显示目录前的内容摘要。目录中的“参考文献”和“致谢”前也不能有序号。
图2目录样例
5、正文
论文题目排在正文第一行,用三号黑体字,并保证只排一行(有副标题的,副标题应另排一行),居中。另起一行写作者姓名,居中,宋体四号并加黑。
一级标题采用宋体四号加黑,居中。一级标题上、下各空一格。空格用小四号字。
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黑,顶格。二级以下标题小四宋体,空两个汉字符。
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正文首行缩进两个汉字符。
正文层级标题分为一、(一)、1、(1)、1)、①等级别,可跳级使用,但应注意全文使用级别的协调和一致。
作为标题开头的(一)、(1)、1)、①四个符号后面不能带顿号。
一、1、后的顿号不能换为圆点号,也不能空一格或几格后接文字(使用自动排版的尤其要注意)。
一级标题如果排在了一页的最后一行,请在其前面的段落中添加文字,或在其前面的段落后空行,使一级标题排在下页的顶端。
排在一页顶端的一级标题,其上可以不空一行,但其下仍然必须空一行。
页码从正文第一页起排,直到参考文献或致谢。
6、参考文献
写毕业作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引用、注释,但必须列举参考文献,这一方面是便于指导老师查阅和指导,另一方面是一般撰写专业文献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所列举的注释和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作者姓名、著作或文章的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章节与页码。
毕业作品的注释一般采用尾注,即将注释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标注于文后。尾注用小四宋体。也可以采用脚注,标注在当页。脚注用五号宋体。
如果注释采用尾注,参考文献排在注释之后。
参考文献一般是将全文引用的文献统一编号,然后依次排列于篇尾。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刘国军,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18.(专著)
[2]何继善,戴前伟,汤井田.海洋电池法的回顾与展望——兼论拖曳式可控源伪随机电池法[A].王志雄.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论文集)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学位论文)
[4]冯西桥.核反应堆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报告)
B、期刊文章
[5]金显贺,王昌常,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4):62-67.
C、报纸文章
[6]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2-25(10).
D、国际、国家标准
[7]GB/T-,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E、专利
[8]江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
F、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9]王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工程的进展[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