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林社
文
二掌柜
有一个巨头的老板,经常在一个小群里问:牛市来了吗?总是被超级机构的人嘲笑:你的公司一直都是牛市,你关心哪门子牛市啊。老板有一个癖好,各行业的龙头股都买一百股。不为赚钱,只为见证历史。现在,你在见证历史吗?
一大早,老板又在群里问:这一次牛市总来了吧。这一个星期,老板的仓位里终于没有冒绿光的股票了,全线飘红。现在他又关心一个问题:会不会像年那样高潮爽一时,几年都缓不过劲来。
券商一马当先,连续万亿成交,今天成交亿元,创5年新高,各种社交场合你不谈牛市,都不好意思说你是炒股的,就连广场舞的大妈们都忙着回家看股票。牛市是不是真的来了呢?第一个指标就是看成交量,万亿成交是一道门槛。
年的万亿成交背后,除了券商的融资融券,场外的杠杆10倍都是常事,甚至有的放到30倍以上。在经历了将近5年的去杠杆,现在的A股没有高杠杆泡沫了。万亿成交背后,北上资金三个月净流入超过亿,整个上半年盈利超过亿,他们早已完成了布局。现在广义货币增速再次回升到11%以上,钱回来了。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是,A股能走出波澜壮阔的牛市吗?目前看很难,因为我们一直都崇拜、甚至是饥渴牛市,从未敬畏过牛市。牛市是什么,在我们眼中都是一个模糊的幻想。股指自然是衡量牛市最直接的指标,那么牛市是不是只有股指呢?很显然不是的。
尺度上有一位KOL说的好,牛市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强盛,科技、经济、文化、国防多位一体的兴盛。而不是年疾风骤雨一样的风口,居民的财富在股市里被收割,可怕的后果是国民的实际购买力下滑,国家为了拯救经济和就业,不得不扣动大投资大建设的大水漫灌扳机,在国际竞争者的眼中,我们的科技变成了全球产业链上的寄生虫角色。
年南北车的合并,开始了所谓制造业的新纪元,可是制造业没有迎来春天,相反在股市崩盘后一片狼藉。
现在中信证券跟中信建投合并之说甚嚣尘上,无非就是要通过券商给市场加杠杆。这一场由券商吹响号角的行情,如果在疫情缓解的情况之下,经济无法得到快速地复苏、科技不能在知识产权等方面飞跃,如果我们的文化依然只是自我的迷幻,我们的股市依然会重蹈牛短熊长的悲剧。
目前,国际贸易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加上疫情对经济重启的影响,A股出现全面牛市的可能性极低,那些低估值的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补涨,曾经那种板块轮动,风格切换的没有那么容易,消费、医药等内生产业链依然会受到资本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