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度引导储蓄存款投资债券
随着中国金融部门日渐成熟,其债券市场将在储蓄和投资分配以及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截止年12月,我国非金融企业债余额大约24.78万亿元,相较于年的22.92万亿元同比增8.2%,但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万亿元,考虑到债券融资对货币供应量的贡献远小于信贷。
此外,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信用债及同业存单构成,其中国债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市场基石品种,地方政府债已经是余额最大的债券品种。但是从目前投资人结构来看,居民部门持有极少。以国债和地方债为例,银行持有约70%国债,且相当大部分的量进入银行持有到期账户,并不交易;地方债方面,年定向置换形式的地方债发行完毕后,投资人结构进一步丰富,银行类投资者占75%以上,其中还有一部分定向置换债券也主要在银行类机构手中不能流通。
中国债券市场经历了艰辛探索、改革实践,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债券市场。但是,当前债券直接融资结构与经济发展要求仍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其次债券直接融资发展水平依然偏低。首先,中国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规模比例较低。各国向“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演进是一个普遍规律,更多金融资源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是基本趋势。但相对于英美发达国家,中国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规模比例较低。美国是典型的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直接融资比重达到78%。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主导型”国家,如日本等直接融资比重也都超过了40%。截至年12月末,中国直接融资存量为85万亿元,仅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30%。第二,直接融资中,年年末,我国债券余额约占GDP比重为%左右,低于美国(约%)、英国(约%)、日本(%)等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居民储蓄构成了国内总储蓄的半壁江山,较高的储蓄不断转化为投资,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据IMF预测,在2年之中国国民储蓄率在40%的水平,远高于其它国家。
债券与储蓄都体现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储蓄是居民将钱借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则是投资者把钱借给债券发行人,把钱借出去的是债权人,而借钱的是债务人。
新的形势下,对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资本市场包括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不让储蓄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同时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那么引导银行储蓄投资债券市场,成为当前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