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创业融资炼金术》
你要融资,首先要判断自己处于什么阶段。
我们经常看到某个企业拿到A轮,B轮,C轮等。
比如最典型的滴滴的融资。滴滴先后做了23轮融资,融资轮次非常完整,从天使轮到后面好几轮的战略融资;融资方式也非常多样,有股权融资,有债权融资,还有股权转让。当然了,股权转让的资金不会进入滴滴公司。
我们来看这些投资机构,你看前期主要是VC在参与,这里有一个腾讯投资比较特殊,在B轮就参与进来了,对腾讯来讲是非常早的。从B轮一直参与到了G轮。
越到后面,参与进来的机构规模也就越大、类型越丰富。有PE、保险、CVC、产业基金、银行、国际投行等等。如果你想做投资,我建议你好好研究一下这张图,对你认识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会非常有启发。
好的,那我们说回来。其实ABCD轮不是固定的,不是说非得到某个轮次才能上市,也不是说非得叫ABCD,叫甲乙丙丁也完全没问题。搞那么多轮原因很简单,因为没钱了,必须找投资机构来续命,A轮融资钱不够了做B轮,B轮钱烧完了做C轮。但也有企业不缺钱,很多传统企业比如农夫山泉就没有做过融资。
一般而言,各轮次的含义是这样的:
——种子轮: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创始人和一个想法,产品也没有demo。融资金额在10万-万之间。
——天使轮:核心团队基本成型,项目有方向或已经起步,产品有了雏形,融资金额一般是小几百万人民币。
——Pre-A轮:介于天使和A轮之间,产品尚未成熟,融资额一般是-1万人民币。
——A轮:有产品且有完整详细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在细分领域里有一定的地位。金额-万人民币居多。
——B轮:商业模式相对成熟,有数据,业务也完成了一定的拓展。一般是细分领域龙头了。企业可能需要资金来支持开发新的产品线和业务。融资额从0万到上亿人民币不等。
——C/D轮:资金用来支持企业持续扩展,或者是和竞争对手比拼烧钱。同一个细分领域,一般不会有第三个获得C轮以后融资。这也就是老大和老二竞争,老三没了。C轮、D轮一般都是数亿人民币,发展比较好的企业一般到这个阶段就要准备上市了。当然也有一些盈利状况比较好的企业,B轮后已经获得较好收入,不一定需要C轮及以后的融资了。
——E/F轮:大多数都是属于战略性投资,比如说BAT的融资,也被戏称“BAT轮”。
——Pre-IPO轮:上市之前最后一轮融资。
要融资,就要确认自己的企业处于什么阶段,需要融多少钱。
——————《创业融资炼金术》视频课程价值元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优惠至元
转发本文至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