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减少超8100家融资租赁减量增质

年内减少超家融资租赁减量增质

10月以来,融资租赁机构正在加速出清中。在大规模清退辖区内“空壳”、失联类融资租赁机构后,各地监管机构对现有和新设融资租赁公司规划方面提出新要求。不得滥用“融资租赁”、实施分类以及评级监管……多项举措背后,是融资租赁行业的“减量增质”。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融资租赁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公司数量较多、良莠不齐,持续的清理整顿是推进行业发展迈向正轨的第一步,也为后续合规监管打好基础。

超家机构被点名

10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各地金融局披露的信息统计发现,包括广东省在内,年初至今,全国范围内广西、上海、湖南、辽宁等共计16个省级行政区对外公布了非正常经营融资租赁名单。除去广东省汇总披露中重复的部分,共计家机构“上榜”。

10月29日,广东省融资租赁协会发布了《关于公布非正常经营类融资租赁企业名单的公告》,对于广东省在清理规范中被列入“失联”“空壳”的家非正常经营融资租赁企业进行了汇总。

从披露数量来看,广东省是年内披露机构数量最多的地区,家机构占总数比重为46.49%。其次为上海,累计5次对外披露名单,不过,由于上海是在企业已转型经营或主动注销的基础上对名单进行持续更新,名单存在重复部分。根据7月26日上海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年6月末,上海非正常经营类融资租赁公司共计家。排名第三位的是大连市,分两次共计披露了家机构。

在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看来,“空壳”融资租赁公司持续退出是监管加强、持续清理的结果。目前融资租赁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公司数量较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种清理整顿有利于净化行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近年来,融资租赁行业频频出现“失联”“空壳”机构,各地持续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就经营异常机构对外公示,对于拒不整改的问题机构及时清理,表明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正逐步趋向规范,行业整体的健康情况不断好转。

监管优胜劣汰

一边是“差生”持续退场,另一边正常经营的融资租赁机构也得到“白名单”认可,各地监管机构对融资租赁企业的监管工作持续发力。例如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分别于年6月、9月,披露了两批辖区内正常经营融资租赁公司名单,共计99家机构。

同时,从对外披露的信息来看,在对辖区内融资租赁公司数量进行盘点、加速出清过后,各地监管机构的重心逐渐转移,在政策支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对现有正常运营机构业务规划、新设融资租赁公司要求等方面做出要求,引导融资租赁机构合规展业。

对于新设立的融资租赁机构,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9月10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yz/11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