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鑫乘风上市,微贷疲态尽显,汽车金融的冰

从微贷网的整体增长幅度看,其已经开始碰到汽车金融的“天花板”,近期看到微贷网还试图通过现金贷业务增加营收和利润。微贷网的困境,折射了整个汽车金融行业的现状。

文/元杰亿欧专栏作者

制造、分销、零售、融资租赁、汽车融资共同构成了汽车金融产业价值链。

汽车金融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国内的汽车金融则起源自年北方兵工汽贸的分期购车业务,世纪之交出现爆发式增长,从年29亿元的市场规模暴涨至年的多亿元,如今已经进入稳步发展期。据最新预测,到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渗透率将提高至50%,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

11月16日,以汽车金融起家的易鑫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汽车新零售汽车金融领域第一家IPO企业,预示汽车金融市场走向成熟。而与此同时,亿欧注意到另一家以汽车金融为主业务的P2P平台微贷网业绩遇到瓶颈。

在微贷网公布的年8、9月微贷网的运营报告中,本来一直被凸出展示的成交量数据并没有出现,亿欧根据其10月公布的成交量数据反向推算,微贷网8月和9月的平均成交量约为73.75亿元,这比7月份的82.87亿元、6月份的79.87亿元和5月份的74.21亿元都要低。而对比微贷网年同期数据,年7月之后,微贷网成交量增长明显疲软。

分析称,从宏观看,中国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而且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汽车保有密度低预示着汽车金融仍有增长空间。但在现阶段,随着赛道上各类玩家增多,供需关系倾斜,“僧多粥少”的局面也开始显现。

万亿市场引来厮杀,互联网汽车金融强势崛起

在汽车金融赛道上,商业银行、车企自办的传统汽车金融公司、新兴的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以及涉及汽车金融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是主要的玩家。

国内商业银行入局汽车金融是在年前后,从价值链最具价值的制造和销售环节切入,为主机厂提供金融服务。这也促使了国内汽车金融市场在世纪之交出现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目前,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市场占比约为50%。

它们在产业链上游掘金之后溯流而下,近两年开始向汽车消费环节渗透,推出面向消费者的汽车信贷产品。

商业银行在消费层级的优势是资金成本低,但劣势是不够亲民,门槛高、流程繁琐。不过,随着商业银行逐渐互联网化、智能化,这个劣势将会越来越小。

国内传统汽车金融公司开始出现的标志是年8月成立的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属于上汽集团。随后,广汽集团、三一重工、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等都陆续推出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它们的优势是产品首付比例低,且服务更加完善和专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25家传统汽车金融公司,其市场份额在25%-30%之间。

新兴的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以及涉及汽车金融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占据了剩下的20%-35%的市场份额。比如上文提到的易鑫集团和微贷网。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是门槛低,服务更加亲民,并且产品更加多元化。劣势是资金成本高、运营风险高。

随着近两年国内互联网业的蓬勃发展,消费升级带动,以及汽车消费爆发,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扩张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年至今,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共完成18笔融资,融资总额已超过亿元。其中有10家平台获得上亿元融资,规模最大的一笔来自刚刚上市的易鑫,拿到了来自腾讯、京东、顺丰CEO王卫等的战略投资,高达40亿元人民币。

BAT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互联网汽车金融。除了其中几家联合投资易鑫集团,各自也有布局。比如,腾讯投资优信拍、天天拍车;阿里巴巴专门成立汽车事业部,并与上汽通用展开合作;百度投资优信二手车等。

P2P网贷平台对汽车金融青睐有加。对于它们而言,汽车金融产品标准化程度高、门槛低、操作简单,因此容易大规模复制。而且去年网络借贷监管细则出现之后,额度较小的车抵贷恰好吻和了网贷额度方面的限制,以车抵贷为代表的汽车金融产品已成为众多P2P网贷平台的标配。

市场潜力大,但短期竞争加剧

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别完成.9万辆和.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7%,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位置。同时,汽车保有量以每年大约10%(约万辆)的速度增长。汽车金融市场潜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其政策也一直在明朗化。

年3月低,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将新能源车及二手车首付款比例分别降低至15%和30%,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在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或融资租赁)的同时,根据消费者意愿提供附属于所购车辆的附加产品(包括购置税、保险、甚至装潢)的融资。该意见的出台突破了汽车金融公司长期呼吁的业务瓶颈,丰富了汽车金融公司的产品线,使汽车金融公司能够与银行贷款、信用卡等其他市场参与者公平竞争,为汽车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融集团CEO叶大清在接受亿欧采访时表示,“长期来看,汽车金融是一个好的方向,想象空间巨大,但短期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进来,市场竞争加剧,平台利润难免下滑,整个行业也将迎来洗牌期。”

累计成交量增长率下滑预示着微贷网的业务已然遇到了明显的天花板,而在监管严控的当下,微贷网还试水了现金贷业务,试图通过业务多元化来补充营收和利润增长,这一变化更加明显看到微贷网的焦虑和困境。

拐点或已到来

第一车贷CEO郭超曾在亿欧汽车新零售产业峰会上表示,随着汽车市场规模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早期参与的商业银行和传统汽车金融公司在新车交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具有一定惯性优势。同时,第三方汽车金融平台、互联网流量巨头、汽车金融创业企业、融资租赁公司也来势汹汹,这几方优劣势互现,基本构成了汽车金融市场当前的主要格局。

其中,加剧行业竞争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商业银行向价值链下游渗透,入局汽车消费金融,低成本资金优势挤压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利润空间;

二是传统汽车金融公司狙击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走互联网化发展道路,拓展多元业务;

三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现金贷大门紧闭,互联网金融公司抢滩汽车金融市场。比如最近趣店就正在储备汽车金融领域管理人员。

这些竞争对企业影响明显,比如“僧多粥少”导致企业获客越来越难。微贷网副总裁汪鹏飞曾在公开场合曾谈到微贷网在获客上的难题。“微贷网通过建立线下门店、业务员地推的方式来获取客源,把小B端发展成渠道商,这个策略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利润被分解,但是风险自己承担。”今年上半年,微贷网就陆续将加盟店收归直营。此外,易鑫也收缩了加盟店的规模。

依附消费场景布局资产端,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yz/1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