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初创企业的融资比几十年前要容易太多了。
10年前,中国只有几百家创投机构,每年投出去几十亿美金。今天,全中国创投稳定投出去的金额在千亿美金级。融资容易了,也可能带来一些新问题。
初创企业重点在于尽快证明商业模式
融资容易了,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就会高举高打,找到商业模式之前就犯了很多的错误。
尤其像某些互联网大厂的高管——辞职之前,他们台子上就有很多机构的投资协议了。
这样的情况下,创业者获得第一笔融资特别容易;但是等产品上线,可能就融不到第二笔钱。
我们建议创业者“有创业想法之后,证明商业模式之前”一定要谨慎,团队一定要先磨合好。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故事。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四位创始人以前都是老朋友,一起出去滑雪。创业一年后,四个人互相不说话了。
很多创业者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在公司里,和创业伙伴一起肯定要比和家庭成员一起的时间更多。创业者压力非常大。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合作伙伴之间的分工,是很大的挑战。
在创业初期的时候,要充分发挥长板优势。这个时候的创业团队一般来都不是很完整的,早期一定要发挥优势,迅速的从千军万马当中杀出来,然后才开始补充团队的完整性。
对创业企业来说,从0到1的天使阶段,重点是组建团队,寻找商业模式。从1到10之间的A轮阶段,重点是磨合团队,单点验证商业模式。B轮重点是扩充团队,验证商业模式可以规模化放大;C轮重点是引入专业人士,不断攀升,迅速占领全国核心市场。
证明商业模式前严控成本
对早期创业企业来说,证明商业模式、严控成本,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商业模式需要迅速的在不同的点上验证。比如说在园区、在生活区、在办公场所,不同的点位都要先证明单点模型是可行的。
我们去年投资的一个连锁的便利店,在CBD办公楼附近的商业模式特别好,生活区就比较差一些。这样的话,就应该先把办公楼附近点的全部做好,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之后,再到其他的点上去。
所以创业先不要急着扩张,先要在不同的区域都在进行实验,看看哪些区域经济模型好,在这些点去扩张。如果一下子扩大到几十个城市,招了几百个人大规模团队,成本提升烧钱太快。
√在一个城市,甚至只选择某城市的一个区域试点;
√保持小而精干的团队;
√尽快上线产品,获取实际用户反馈;
√小规模尝试客户获取,测试ROI;
√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