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马斯克有了官方的新头衔——特斯拉的“技术之王”(TechnokingofTesla)。在今年开先例投资比特币后,特斯拉的首席财务官(CFO)也有了新的官方称呼“货币大师”(MasterofCoin)。
本周一公布的递交监管文件中,特斯拉披露了马斯克和现任CFOZachKirkhorn各自的上述头衔,并表示两人仍然分别是公司的CEO和CFO。
同在周一,特斯拉在另一监管文件中披露,自年9月起任该司汽车业务总裁的JeromeGuillen上周调任重型卡车业务的总裁。马斯克年末曾表示,特斯拉将在年开始生产电动卡车Semi。目前该司计划到今年末Semi开始出货。
投资者看来对特斯拉高管的新头衔和管理层变动表示欢迎。特斯拉股价周一当天盘初曾转跌,后很快转涨,早盘涨幅曾达到2.8%,在三大股指盘中均曾下跌时跑赢大盘,但已经较今年1月所创纪录高位跌去20%以上。
特斯拉称,在公司准备首次进入重要的重卡市场之际,Guillen将利用他广泛的行业背景着重领导Semi项目,包括相关充电和服务网络。
但特斯拉并没有在文件中解释为何给予马斯克和CFO这样的新头衔。有媒体称,两个新头衔的含义晦涩难懂。还有媒体称,字面上看,所谓“货币大师”其实在中世纪就是皇室财政大臣的一种称呼。而且,在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中,“小指头”PetyrBaelish伯爵就曾被任命为“货币大师”,实际上就是国王RobertBaratheon的财政大臣。
不管有什么样的寓意,“货币大师”如果和特斯拉挂钩,都无疑首先让人联想到,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人物拥抱加密货币的新近动作。
马斯克成比特币和狗狗币“带货高人”
上月特斯拉披露今年首次购买比特币,投入了15亿美元,并表示将接受用比特币支付购车款。马斯克本人今年更是频频发推,点名提到比特币(BTC)和狗狗币(DOGE)这样的加密货币,成为加密货币高涨的推手。
华尔街见闻上月文章提到,马斯克如此“疯狂带货”,推动了比特币当月史上首次升破4.5万美元,并在不到两周后冲上5.8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2月4日,马斯克一天之内在推文六次提到狗狗币,狗狗币当天疯涨50%。而后马斯克又在推文中提到狗狗币,称“是谁把狗狗放出来的”。当月上旬,狗狗币市值达到亿美元,短短两周币价连创新高,较1月下旬水平上涨%。不过,上月中旬,马斯克发推表示,狗狗币的问题在于持币太过集中,支持狗狗币大玩家进行抛售,币价一度日内跌超20%。
此后华尔街见闻提到,自马斯克在4月2日发推表示“狗狗币可能是我最喜欢的加密货币”以来,某个在年就开始交易狗狗币的神秘IP地址控制着价值30亿美元的亿个狗狗币。美版虎扑Reddit的论坛用户发现,该神秘玩家的部分交易可以被转录为二进制代码,而代码显示出的其中一组数字,正是马斯克的生日——年6月28日。
上月25日,媒体称,美国证监会(SEC)将调查马斯克在推特上有关狗狗币的推文,当天特斯拉股价和狗狗币齐跌。
3月新基金发行遇冷平均发行份额降至十个月内最低3月以来,基金发行明显降温。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相继发布延长募集期限的公告,远超上月同期水平。同时,爆款基金的数量也大幅减少。据同花顺数据,以认购起始日作为统计标准,截至3月15日,月内新基金发行总数仅16只,调整后的平均发行份额为14.83亿份,降至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准。
3月13日,华富中证证券公司先锋策略ETF发布公告称,其原定认购截止日为今年3月22日,由于募集进展不达预期,决定将募集期延长至今年6月8日,募集期共延长两个半月。据记者初步统计,3月以来已有包括银华、华夏、广发、中信保诚等1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近20只产品发布延长募集期公告,延长时间从几天到两个月不等,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产品。爆款基金的数量相比此前也大幅减少,“一日售罄”鲜少出现。
3月新基金发行规模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同花顺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作为统计标准,截至3月15日,月内新发基金数量仅为16只,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均为7只,债券型为2只。尽管3月已然过半,上述基金调整后的发行份额合计仅为亿份,相比2月的亿份和1月的亿份出现了较大幅下跌。此外,3月内调整后的单只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仅为14.83亿份,也属自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准。
业内人士指出,依附于股票市场的偏股基金发行火热程度与权益市场密切相关,市场大幅震荡下,伴随着销售端遇冷,基金公司布局新品的节奏也会有所放缓。中信证券研报指出,3月公募基金的资金流或将从1月的狂热和2月的调整中逐渐归于平静状态。
碳排放配额市场化:水泥行业有望优先纳入全国性碳交易对于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成本负担将陡增。
当前,水泥熟料价格已逐步恢复至春节前下跌时水平。
根据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当前熟料再次推涨,碳中和下水泥有望提升估值。长三角沿江地区熟料价格分别于2月19日、2月24日、3月11日3次上调,幅度每轮20-30元/吨,装船价上调至-元/吨。这意味着后期天气一旦放晴,水泥发货迅速恢复后(目前5成-6成左右),水泥价格、盈利有望上涨。
根据财联社此前的报道,在国家大力倡导碳中和的背景下,拥有良好碳排放数据基础的水泥、电解铝行业可能最先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自年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陆续上线,累计配额成交量4.06亿吨,成交额92.8亿元,平均碳当量的价格为23元/吨。
“最主要的是水泥的碳排放在几个行业内排名比较靠前,占到了13%左右。水泥制造过程中需要烧石灰石,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上燃煤,所以整体排放量较大。另外,水泥行业在目前的几个试点地区比较成熟,碳交易情况比较好。”3月16日,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郑建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解释道。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范永斌此前公开披露的数据,目前,我国熟料碳排放系数(基于水泥熟料产量核算)约为0.86,折算后我国单吨水泥碳排放量约为kg。预测行业年碳排放量为13.76亿吨,占当前全国碳排放总量约13.5%。基于此,水泥行业作为高能耗行业,行业的节能减排对于我国总体实现“碳中和”愿景意义重大。
从免费到有偿?
按照之前的试点,主要采取的是配额免费发放的原则,参考《广东省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水泥企业的免费配额比例为97%,按基准线法、历史强度下降法分配配额的控排企业,产量按照协会统计产能的1.3倍,生产天数按照天计算。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落地,碳排放配额将逐步从免费分配过渡至有偿分配,并可通过公开竞价、协议等方式交易。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组织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
“之前其实也是有偿,但因为此前是根据企业实际产能或者产量来制定分配,因此各个省的配额较足,所以企业基本上不会特别缺。未来随着减碳政策的陆续实施,尤其像‘十四五’水泥行业率先于其他很多行业,要实现碳达峰,这也会导致成本增加。”郑建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国家削减配额,对企业来说,目前主要是产量的压力。“过去我们熟料产量的压减都是通过临时停产、错峰生产等政策。但碳交易是一个市场化的政策,而非行政性政策。对企业而言,如果通过技术改造导致碳排放较少,国家分配的多余配额就可以用来交易。而有些企业它自己的碳配额不够,就要去市场上购买。”
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年度配额总量为4.65亿吨,以电力企业最高的5%有偿配额计算,最大碳交易市场为2万吨,按照当量23元/吨计算,市场空间为5.29亿元(并且主要为电力企业),整体对于水泥企业影响不大。
以上市公司塔牌集团为例,会计报表中对取得的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放的免费碳排放权配额,公司不确认资产,也不确认政府补助,不做会计核算。对有偿取得的碳排放权配额,视持有目的进行分类。以自用为目的的,公司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以出售为目的,公司作为存货核算。有偿取得的碳排放权配额按取得初始成本进行计量,并按持有目的适用的准则进行后续计量。其中,年购置的碳排放权为万元左右(相较净利润17.23亿),主要购买为粉磨站自用及公司有一条金塔线建设时间较久能耗较高,但整体看对于水泥企业整体成本影响不大。
成本上升
随着各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的临近,这对于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成本负担将陡增。
在郑建辉看来,新政实施后,水泥企业的碳排放额或将进一步缩减,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比如根据你的供电量或者实际的产量,进行碳排放分配。配额减少之后,整个行业很多企业可能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配额不够却仍要继续生产的话,购买配额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减碳,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改造,比如碳捕捉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新的设备购置、燃料替代等,这些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有业内人士指出,碳排放权配额制管理及交易,是落实碳达峰的重要举措,因此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将在年内加紧出台。目前并未出台文件提及碳排放交易的配额及定价,但是总体来说会不断收紧,将会利好水泥行业龙头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拉开与中小企业差距,并且有望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考虑到中国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水泥行业的技术革新也在途中。按照目前的处理技术,要达到完全碳中和,总体生产成本要增加几百元/吨,当然这是40年后达到的目标,但是总体的方向不变,通过环保手段拉开行业差距,技术落后企业逐步淘汰出市场,有利于行业市场继续向龙头集中。
对于当下水泥企业如何应对,郑建辉表示:“现在来说,比较困难的是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问世,虽然行业内在做一些小范围的尝试,但没有形成可以推广的常见性的技术。当然,距离年还有很长的时间,未来肯定会有新技术的迸发来推动碳中和的目标达成。”
财信证券分析师周策给出了一种可能的技术路径:“水泥企业可以依托二代水泥技术标准来对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通过使用先进的旋窑,分解炉,辊磨系统等降低生产能耗,根据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标准指引,新型熟料水泥可比CO2排放量降低25%以上。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以“二代技术”为目标推进水泥技术创新》等六个新格局工作方案的通知,到年将对水泥行业在产的生产线全面进行提升改造,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推动下,水泥行业技改需求将释放。
网红家电近半年投诉量同比增%夸大营销问题突出家电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宗消费品,成为每年3·15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