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为“十三五”规划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此前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其中重点强调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工具,帮助承租企业实现融物与融资相结合,具有扩展融资渠道,改善现金流,优化财务表现等多方面的优势。对于“中国制造”,融资租赁至少能发挥两大推动作用:
1促进设备销售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近年来许多产业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而融资租赁直租、售后回租等服务形式有助于将设备快速转让给需要设备又缺乏资金的企业,扩大设备销量。
2促进制造业出口
在一带一路提供的巨大发展机遇下,融资租赁的模式优势将成为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和销售的重要推动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大量装备制造大型设备,在这一出口中,应用融资租赁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将会成为趋势。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发挥政策指导作用,不久前,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点的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到全国统一实施。
尽管融资租赁能够有效解决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但资金来源单一也成为制约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瓶颈。对此,国家在各个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创新融资渠道。
互联网金融正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国内也涌现出了多家专注融资租赁债权转让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预测,在“中国制造”期间,融资租赁将会大踏步向前发展。国内众多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获得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本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会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入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安徽钰诚控股集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