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泛舟
2月21日,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破获了一起制造销售假医美设备的案件。
这已经不知道是近几年的第多少起查办违法制造案件了。此次案件涉案金额达到了万元,团伙“经营”业务包括制造时下比较热门的“热玛吉”等美容仪器。该团伙曾在交代罪行时提到,他们的客户主要都是一些中小机构,通过社交平台散播租赁消息,就会有机构主动找上门,他们制作的设备往往供不应求,而这些山寨机也成功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内部,给医美设备租赁留下了隐患。
实际上,从年百达千里试行“以租代买,长租短租”的模式开始,医美行业的设备租赁一直处于发展不完善的阶段。
01顺势而生又一地鸡毛
与共享经济类似,医美行业也在近几年顺势萌生了租赁模式。
由于医美市场对设备的需求量呈指数级增长,更新迭代频繁和价格高昂成为许多机构发展业务的阻碍。资金相对有限,又想快速的引入热门设备发展自身业务,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小型机构来说,转向融资租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与传统的医美模式不同,通过租赁设备,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成本,增加可周转的流动资金用于推广运营,而且凭借租期灵活、风险可控、设备没有空置期等优势,可以极大地鼓励机构发展。
著名美容整形国际连锁机构爱思特集团副总裁胡海波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租赁模式可以实现双赢。大的连锁品牌采用设备租赁方式主要因为:第一,这个行业的产品迭代很快,作为机构都想尝试新技术,但项目真实落地的结果,却很难预测。从财务的角度来看,设备租赁是风险控制手段之一。第二,这个行业来看,着重品牌和顾客资源的获取。而不动产,越轻越好。通过租赁这种形式,加速资金的周转,是非常好的模式。设备租赁为医美机构“试水”提供了便利。
但是高昂的利润空间也滋生了“黑医美”产业。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然而在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中,依然存在15%的机构超范围经营的现象。此外,经过估算,全国有超过八千家非法经营的“黑医美”机构。而在非法医美场所,90%以上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
医美项目是否安全,目前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是否拥有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和NMPA(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医疗器械,就成了医疗美容机构进行宣传的底气。
以光电抗衰设备超声炮为例,其真假的讨论主要聚焦在两点:一是国内正品设备是否为半岛超声炮(注:半岛超声炮是中国首台荣获NMPA认证的聚焦超声仪器);二是市面上所谓的外国进口设备是否是从正规医美机构租赁,而非造假的水货。
半岛超声炮在年11月正式推出“四重防伪”正品验真系统,便于消费者对仪器、治疗头、认证的机构和医生进行查询。此外,半岛官方也通过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比如对正品装机的医疗机构授牌,对机构的医生进行半岛超声炮操作规范化培训,给每位医生设置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