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回望年的新三板市场,一方面市场交易清淡,另一方面重大改革政策呼之欲出,让年的投资风向充满诸多变数。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拟IPO企业预期利好的提前释放及监管政策趋严,年火爆的新三板IPO概念投资策略或将降温,以企业的成长性为核心,寻找“低估值、高成长”的投资标的将成为主流。
投资IPO概念策略生变年,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叠加A股市场IPO提速,促成新三板企业冲刺IPO的热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家新三板企业处于首发申报阶段。其中,97家已反馈,25家已受理,9家预先披露更新,6家已通过发审会,1家暂缓表决。
另外,年前11个月,新三板IPO首发申报企业95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7家。从接受上市辅导的企业数量看,今年以来,共有家挂牌企业接受上市辅导;而去年同期的数据为家。
与上述数据相呼应的是,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行情持续低迷,流动性亟待破解。在此背景下,转板上市成为挂牌企业获取进一步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IPO概念成为本年度新三板投资的主流策略。不过,随着拟IPO企业预期利好的释放以及IPO审核政策趋严,新三板投资的IPO概念的策略出现一些变数。
纵观年全年,尽管审核趋严,但企业IPO上市排队周期缩短。截至年11月30日,今年以来,IPO审核总数为例,较去年同比增加70.19%;通过发审会例,通过率80.27%,创下自年以来新低。新一届发审委共审核60家(10月17日-11月30日)。其中,34家通过,IPO通过率仅为56.67%。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利于提高上市企业的质量,但对于那些仍在IPO审核排队中的新三板企业来说则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另外,IPO发行提速后,跨市场溢价下降,转板企业的投资收益空间缩窄。券商的统计数据显示,从新三板做市板块以及创业板的历史市盈率(TTM整体法)情况看,新三板的估值水平比较平稳,市盈率较创业板的差距不断缩小。年8月,创业板的市盈率(TTM整体法)是新三板做市板块的2.57倍,此后板块之间估值差异不断缩小。年7月,新三板做市板块与创业板的估值差异达历史新低,创业板市盈率仅为新三板的1.89倍。新三板与创业板板块估值差异一年内缩小近3成。
基于这些政策以及市场变化因素,年的投资策略应该有所调整。分析指出,目前已公告明确IPO的企业估值较高,建议投资者适当前移寻找估值合适、具备成长性的标的。有券商认为,Pre-IPO策略广受认可,主要基于资本化的放大效应,投资者享受“IPO资本化预期+业绩增长”的双重收益,在前者存在不确定性变化的背景下,专注业绩增长部分更为关键。同时,A股市场IPO审核加速,但门槛并未放低,新三板企业IPO折戟应引起盖百霖在哪些药店出售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