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传化智联的鱼塘,养了多少鱼诗与星空

传化智联究竟有多少个概念(这个海王养了多少鱼)?车联网、区块链、新能源、移动支付、工业互联……一个比一个洋气,一个比一个高端。但这家公司究竟是干什么的呢?这么说吧,星空君翻了公司页的年报,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揭开了层层面纱看到了真容:这是一家打着货运快递幌子搞小贷的公司。一、核心业务年年报显示,公司的业务范围非常广阔,从车后服务到房地产业务,到供应链业务,甚至还做点橡胶,年更是“新”开辟了网络货运平台业务,甚至还搞智能公路港和支付保险。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简直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不过,公司很多业务,都是障眼法。比如,营收额高达50亿的车后服务,毛利率竟然只有2.23%,考虑到发生的费用,公司这项业务铁定是赔钱的;再比如在年报里大书特书的网络货运平台业务,销售额高达68亿,可毛利率也只有2.5%,低到尘埃里;物流供应链业务,销售额22.57亿,毛利率1.59%...…毛利率几乎一样低,因为本来这就是同一项业务,重新包装几个华丽的名字来吸引投资者眼球。据公司年报,在化工领域,公司启动了“化学数字供应链项目”,发挥产业组合优势,打造化工行业标杆;在车后领域,公司聚焦轮胎细分市场,重点在西南地区打造车后产业共享仓,为客户提供“统仓共配+供应链系统协同”服务,并在全国其他区域推广复制;在快消领域,公司为品牌商建立区域仓,整合分散渠道库存,发挥公路港区域分拨能力,形成标准化的物流服务产品,为酒水饮料、母婴、食品、日化、家电等商贸企业提供统仓共配服务。也就是说,公司本质上是从事物流配送业务,建仓、配送。这类业务很赚钱啊,为什么毛利那么低呢?因为公司为了做大销售额,替客户保管货物、运送货物按照采购、销售的模式走单,而非按照净额入账,大幅虚增了销售额,导致毛利也低得不像话。公司真正赚钱的就两块业务:印染助剂、智能公路港,二者贡献了公司绝大部分经营利润。二、重资产,资金链紧绷其实这种模式的“供应链”企业,星空君也分析过几个,比如厦门象屿,营收高达几千亿,冲进世界五百强,净利润只有十来个亿。传化智联也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按照净额入账,公司的营收质量能提升不少,但营业额就只剩下十几个亿了。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这类公司有一个共同点,现金流不佳。乍一看,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近年来是正数,似乎经营质量还不错。但是对比投资性现金流,就会发现公司花了大价钱去购建固定资产。从历年财报分析,这些钱主要是建设仓库、买车等。按说长远看,这类投资应该是赚钱的啊?然而实际上,公司通过各种融资手段获取大量资金后,投入巨资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且净额大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作为一家上市16年的老牌A股公司,长期扩张,至今仍不能实现稳健的现金流流入,依然以借贷为主,这说明公司的扩张模式是有问题的。或者,查查建筑施工是不是关联方?年,公司累计借款99.8亿,剔除掉供应链“虚增”的营收,公司实际销售额不过几十亿,借款这么多带来什么好处吗?沉重的利息负担。年,公司利息支出4.3亿,年以来公司的利息支出都在4亿元以上。而年-年净利润分别为8.98亿、16.38亿、15.83亿,利息支出和净利润相比,占比非常大,公司资金使用成本极高。三、供应链业务的背后是小贷公司为什么借钱也要做一百多亿的极低毛利率业务?一方面可以做大销售额,另一方面,公司想赚快钱:小贷。近年来,各种P2P小贷业务被重拳打击,但小贷业务作为一种来快钱的方式,依然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只不过通过各种方式,变相的变成合法合规的业务。比如传化智联的所谓供应链业务。公司在年报中很含蓄的提到,截至报告期末,传化支付交易规模实现亿元;商业保理与融资租赁业务合计资产总额12.75亿元,放款总额16.89亿元;保险经纪业务保费规模2.6亿元,成交笔数6.51万笔。打开传化支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sy/1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