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4年即上市”、“成立6年3次上市”、“首个3地上市中概股”......大概没有人设想过,国内生物科技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会来得如此快。自年4月港交所新规落地以来,已经有22家境内生物科技公司以带“-B”(港交所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标识)的证券名称登陆港股。这些公司普遍成立于年前后,从成立到IPO,跨度不超过10年。而此时已递表等待港股IPO的境内生物科技公司,已经累积到11家。
各国、地区为应对疫情影响,纷纷出台宽松的经济政策,IPO热潮席卷了生物科技行业。这也让生物科技在私募市场里风头逆转。年底还被禁锢在一场持续近2年的资本寒冬中的从业者,在年复工伊始便接到各家投资机构的拜访需求,投资调研、决策的节奏越来越紧凑,机构能够接受的资产价格也越来越高。有投资人在朋友圈打趣,“如今不拿几个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生物医药的。”
这轮热潮中还有一群相对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赢家,即在一级市场企业与资本市场中间产生纽带作用的、深耕境外业务的券商和投行。富途最新公布的Q3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受益于用户数激增和交易活跃,富途实现近3倍于同期水平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暴涨18倍(按GAAP计算)。作为头部互联网券商平台,富途的主要业务是面向投资个人投资者提供美股、港股的证券经纪和融资融券业务。
富途未经审计Q3财报中的部分财务数据数据来源:截取自相关财报
自年起,富途开始以联席簿记人、联席牵头经办人等角色涉足B端服务,为易鑫集团、众安保险、阅文集团等企业提供IPO分销业务。年3月,富途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亲历美股上市全程后,B端服务团队对美股市场面向个人投资者做IPO分销有了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业务流程和模式更加成熟。同年5月,富途安逸成立品牌,面向企业客户提供美股港股IPO分销、投资者关系与PR、及一站式ESOP期权管理解决方案。
据最新的季报显示,富途安逸IPO分销及IR服务客户已累计签约81家,ESOP解决方案已累计签约家。Q3季度新增的客户包括贝壳找房、小鹏汽车、名创优品等知名企业。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高度活跃的投资者
对于初次涉足境外资本市场的生物科技公司,富途安逸有一整套IPO分销产品及运营体系。
“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帮助企业一键触达上千万投资者。”富途安逸一位产品负责人告诉动脉网,“具体而言,我们优化了运营机制,例如开屏弹窗等推送资源的规划,并迭代了社区企业号、直播等运营工具。”
形成体系化的IPO分销体系后,富途安逸很快打造了富途的第一个百亿级别认购案,即已经成为港股打新现象级事件的九毛九IPO。截至发稿,在美股港股两个市场,富途认购超过百亿级港币的案例目前累计达到19家,其中近半数为生物医药企业。
富途安逸部分超百亿认购案例数据来源:受访者提供
IR服务一端链接企业,一端链接投资人,富途平台积累的大量用户,让富途安逸具备了开展B端业务的先发优势。富途创始人李华曾是腾讯QQ早期的核心开发者和腾讯视频的研发负责人,十分善用互联网思维。由他设计运营的互联网券商平台,出现用户体量裂变和用户高度活跃,并不让人意外。“我们平台日活用户(DAU)已经超过了60万,峰值达到万,客户留存率98.1%。”前述富途安逸负责人表示。
富途未经审计Q3财报中的部分用户数据数据来源:截取自相关财报
在富途安逸服务的IPO案例中,投资者人数众多是最显著的特点,时常刷新认购人数记录。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富途已经成为港股、美股上市的重要合作伙伴。
富途曾担任小鹏汽车IPO的承销商,当时在富途的认购金额为22.1亿美元,认购人数突破4.6万人,刷新了互联网券商记录;
富途任分销商的名创优品时,富途的认购金额为14.8亿美元,认购人数突破3.4万人。
农夫山泉在香港IPO时,富途认购金额亿港元,认购人数超11.6万人,占全市场认购人数16%,创下港股历史上首次,新股在单一渠道认购人数超10万人的新纪录。而此前同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巴巴和小米,全球认购人数的总和分别为20多万人和11万人。
生物科技公司需迈过投资人沟通这道坎
与IPO热同样热门的一个话题,是港股频现的首日破发。动脉网梳理发现,年初至今登陆港交所的支股票,有36%首日破发。而此前的年上半年相应数据则是38.1%的破发率。其中,带“-B”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的破发率低于平均水平。不过,当一向被视为潜力标的的生物科技企业也出现破发,人们不禁担忧流动性资产将不足以支撑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新标的。
实际上,资本市场扩容的同时,全球流动性资产规模也在放大。一方面,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之下,各国央行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危机,机构投资者手中现金充足;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券商的崛起,散户进场门槛放低,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将股票作为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富途Q3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已达到万,同比增长52%,开户数.3万,同比增长80%,有资产客户数41.8万,同比增长%,Q3期末客户资产亿美元,总交易额亿美元,同比增长%。
然而,港股主板约家企业,其中被纳入港股通的家企业,占全部港股股票市值和成交额的90%以上,大多数的港股企业上市即巅峰,流动性极差,这或许是港股IPO遭遇破发窘境绕不开的原因。
“说破发是未来生物科技公司IPO的新常态其实不客观,”富途高级合伙人兼金融及企业服务总裁邬必伟告诉动脉网,“目前生物医药板块的走势很分化,头部企业的市值、流动性都特别好,市场给足了高估值和高宽容度,但部分企业则处于相反的境遇。”对于资本市场境遇不够好的企业,也并非没有应对之法,除了战略、技术、产品等硬实力的修炼,企业还应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