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融资租赁业概况
自年中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立至今,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已走过30余载的发展历程。过去十年,行业发展迅猛——年随着《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租赁行业实质性发展提速,目前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截至年底,我国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共计9,家,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64%;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0,亿元人民币,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3.87%。
一、融资租赁行业概述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分本质在于是否转移与租赁资产相关的风险与报酬,若发生风险与报酬转移则被定义为融资租赁,若无转移则被定义为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出租人是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均转移至承租人一方,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经营租赁是租赁公司将相关物品出租给承租人,收取租赁费用的租赁方式,经营租赁中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仍然在出租人一方,承租期满的经营租赁资产由承租企业归还出租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融资租赁采用类信贷模式,通过向供货商购买融资租赁设备、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并收取租金,赚取利差收入。从产业链角度分析,融资租赁公司一方面对接上游供应商、部分附加服务产品供应商与资金端,另一方面服务下游不同行业公司的各自需求、采用不同融资租赁模式如直租或是回租等,从中赚取利差与其他业务收入。
二、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
1、行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已达上万家
根据中国租赁联盟发布的《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约为家,较上年底的家增加了家,增长21.7%。
近8余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从年到年,融资租赁公司数量由年不足家增加到的家,增长了近65倍。
资料来源:中国租赁联盟、前瞻产业研究院
2、融资租赁资产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来看,融资租赁资产的行业分布排名前五的行业为能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及不动产、通用机械设备和工业装备,其占比总计达80.9%,每个行业资产总额均过千亿,融资租赁在能源设备与环保治理等领域具备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伴随我国经济动能切换与新经济崛起,未来融资租赁有望进一步开拓新行业蓝海。
3、企业地区分布不均,聚集东南沿海一带
由于融资租赁行业最早起步于国际贸易。全国融资租赁企业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年中国最早利用融资租赁从天津进口大型设备以来,融资租赁行业在全国起步,截至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市、区都设立了融资租赁公司,但绝大部分企业仍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其中广东、上海、天津、辽宁、北京、福建、江苏、浙江、山东、陕西10个省市的企业总数占到了全国的95%以上。
4、资金规模不断增加
注册资金是行业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基础。年以来,外商租赁企业的大幅增加,整个租赁企业、特别是大型重点租赁企业注册资金的持续不断追加,是行业实力和行业信心的一个重要表现。截至年年底,全国融资租赁行业注册资金统一按人民币计算,约合亿元,比上年底的亿元增加亿元,增长5.4%。
资料来源:商务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截至年12月底,在以注册资金为序的全国融资租赁企业50强排行榜中,有家企业入围其中,其中,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以.01亿元人民币位居榜首,工银租赁、平安租赁因增资,注册资金分别达到亿元和.41亿元,上升到第二、三位。
三、融资租赁行业竞争格局
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融资租赁是与银行信贷、证券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我国融资租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年之后发展较为缓慢,直到4年开始试点内资融资租赁、年开始允许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才逐渐进入行业加速发展期。按照监管部门不同,我国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包括金融租赁公司、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外资融资租赁公司三类。这三类企业的差别主要集中于发展出现时间、审批部门、企业性质、监管力度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
1、各类型公司企业数量占比情况
8年以来我国融资租赁公司获得了迅速发展,从年开始我国融资租赁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年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从企业数量来看,融资租赁公司8年仅有家,到年发展到了9家。
进入年以来,银保监会尚未审批新的企业,截至9月底,已经获批开业的金融租赁企业仍为69家。在融资租赁企业中,内资租赁增长最快,进入年以来,天津、陕西、辽宁、广东等地自贸区继续审批内资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试点,截至9月底,全国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总数达到家,较上年底的家增加了家,增长43.8%。
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在融资租赁业中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监管力度较小的,因而相对其他两类融资租赁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也比较大。进入年,外资租赁、注册企业继续增加,截至9月底,全国共家,较上年底的家增加了家,增长26.9%。可见,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在全国租赁业中是主要的市场参与主体。
2、各类型公司合同余额占比情况
从融资租赁合同余额来看,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由8年的亿元增长到年前三季度的亿元,金融租赁公司、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外商投资租赁公司三类公司合同余额均呈现了大幅增长趋势。
不过,从占比情况来看,金融租赁公司合同余额占比呈现出波浪式下降趋势,另外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合同余额占比也较不稳定,整体规模也较年有所下降,而外资租赁公司整体规模占比可以说在持续扩大。这主要是一方面我国外商租赁公司迅速增长影响;另一方面是外资租赁公司审批权限下放影响。
四、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较低
市场渗透率是一个国家融资租赁业发展深度的标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从目前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相关的税收政策和信贷支持,主要表现在我国没有具体的税收制度使得融资租赁企业享有投资抵扣、加速折旧和租金计入成本等方面的优惠,同时信贷支持相关政策也少之又少,这严重制约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2、融资租赁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由于我国融资租赁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渗透率较低,融资租赁交易额较少,所以在合同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融资租赁的条款很少,一旦发生纠纷案件难以找到相关条款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融资租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融资租赁基本法。
3、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融资租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主要是自己拥有的资金和银行借贷两种方式。从资金来源的构成来看,融资租赁企业的借入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的短期贷款,融资租赁的短期贷款占借入资金总额的90%以上。融资租赁业的特征之一便是资金运用的长期性,短期的银行信贷资金运用到长期的租赁设备中,这会造成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使得融资租赁业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五、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我国融资租赁业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和行业调整,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等国家政策的稳步推进,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1、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根据中国租赁联盟发布的《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显示,业务总量上来看,自年后,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增速持续下降,截至年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为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8%,增速较年减少了5倍多。
反观上市公司,年上半年上市租赁公司租赁业务增速均呈现明显扩张趋势,增速表现优于整体行业。在政策趋严背景下,上市租赁公司在银行授信和发债等方面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在资产端需求提升时资金端供给相对充足,带动资产端增速表现明显优于行业平均。
2、监管趋严,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
年5月,商务部发布《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年7月,深圳市金融办(市金融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