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概要之财务处理

上一期我们简单介绍了融资租赁的几种模式,正是因为它这种不同于一般租赁的模式,那么这种模式在财务处理上会有什么不同呢?本期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融资租赁主要有两方,分别是出租方(融资租赁公司)和承租方,那么我们就对他们各自的财务处理情况进行梳理。

01PART出租人

在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转移给了承租人,所以对出租人来说,相当于把自己的一块资产变成了一块债权,需要承租人用一期一期的租金来还这部分债。

在实际的融资租赁业务中,租赁物的寿命往往比租赁合同的签约时间要长,也就是说融资租赁业务到期了,租赁资产只折旧了一部分,还有一定的余值。出租人为了尽量保护自己的利益,会在一开始就要求承租人或者第三方对该部分余值提供担保。比如,对租赁资产余值的80%提供了担保,另外20%没有担保,那么这80%的部分被称作担保余值,而那20%的部分被称作未担保余值。

对于出租人来说,白字黑字约定了他将来要收回的钱有每一期的租金和担保余值这两部分,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最低租赁收款额。

还有,出租人和承租人在谈该项融资租赁业务的时候,一开始免不了会有咨询顾问、尽职调查等事项,支付一定的费用,该部分费用就是初始直接费用。

下面正式进入财务做账环节。

1.融资租赁刚开始(即租赁债权的确认)

借:长期应收款(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未担保余值

贷:融资租赁资产(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资产处置损益(租赁资产账面价值余公允价值的差额,或记借方)

未实现融资收益(借贷方差额)

在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会计处理中,需要我们先计算出租人就该项融资租赁业务的内部报酬率,稍后我们会做详细的介绍。由于在计算内部报酬率时已经考虑了初始直接费用的因素,为了避免未实现融资收益高估,故在初始确认时进行调整,调整金额即初始直接费用的金额。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长期应收款

2.每期收到租金时的会计处理

如何分配未实现融资收益,依赖于内部报酬率,那内部报酬率的算法如下:

内部报酬率其实就是一个折现率,计算公式为:

最低融资收款额*折现率+未担保余额*折现率=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

可以简单这么理解一下,站在出租人的角度上来看,等式左边为该项融资租赁业务未来值的钱,乘以折现率就变成了现值;等式右边是该项业务当下出租人所付出的钱。

在计算这个折现率的时候有三种情况。

①承租人每期末等额支付租金,且租赁资产没有余值

举个例子,出租人出租一项资产,出租当日的公允价值为万,支付初始直接费用50万,期限为3年,承租人每期支付租金万,租赁资产不存在余值。

*(P/A,r,3)=+50

通过查表,以及内插法便可得到r的值

②承租人每期末支付租金的金额不同,且租赁资产存在余值

举个例子,出租人出租一项资产,出租当日的公允价值为万,支付初始直接费用50万,期限为3年,承租人第一年支付租金万,第二年支付万,第三年支付租金万,租赁资产不存在余值万,其中80万为担保余值,20万为未担保余值。

*(P/F,r,1)+*(P/F,r,2)+*(P/F,r,3)+(80+20)*(P/F,r,3)=+50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先找一个r1,通过查表,将每一个系数代进去,用等式的左边减去等式的右边,假设大余零;然后在调整折现率,找一个r2,代进去,假设小于零。然后将r1和r2用内插发求得内部报酬率。

③使用excel函数工具

在求内部报酬率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excel中的IRR函数,即可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好,我们计算好了内部报酬率就可以用它来进行为确认融资费用的分配。如下表:

对于出租人来说,每期末承租人支付租金的时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笔钱既让承租人还了他的借款(即被确认为本金的部分),又获得了收益(即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部分,也就是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

前者是本金,后者为利息。

3.租赁期届满时的会计处理

情况一:出租人收回了租赁资产

①担保余值有,未担保余值无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长期应收款

如果因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担保余值,而获得补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②担保余值有,未担保余值有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长期应收款

如果因资产的实际价值刨去未担保余值后还低于担保余值,而获得补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③担保余值无,未担保余值有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未担保余值

④担保余值无,未担保余值无

无需做会计处理,做备查等级即可。

情况二:承租人留购租赁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未担保余值

02PART承租人

融资租赁对出租人来说,相当于把自己的一块资产变成了一块债权,而对于承租人来说,则是获得了一块资产同时又承担了一笔债务。

1.融资租赁刚开始时

借: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较低者+初始直接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这里我们会发现,需要计算一下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就需要一个折现率。这个折现率的选择一般有一个顺序:出租人的内部报酬率→合同上规定的利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2.每期支付租金时

同出租人的道理相似,承租人每期支付的租金一部分为还掉债务的本金,另一部分为支付利息(即在每一期中分配未确认融资费用)。

该处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配,可参照出租人那里对未确认融资收益的分配,道理一致。

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每期计提租赁资产的折旧

因为承租人将还租赁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看待,所以要在其帐上计提折旧。采用与自有固定一致的折旧政策。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4.租赁期届满时

情况一:承租人返还租赁资产

借:长期应付款(担保余值)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情况二:承租人留购租赁资产

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以上对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与承租人所涉及到的财务处理进行梳理,难免存在纰漏或不足之处,希望您能够不吝指教,谢谢。

参考资料:互联网公开信息及相关财务书籍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z/6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