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的ldquo创新病rdqu

在最不应该出现创新的租赁业,租赁公司齐声喊创新。

这一景象称为“租赁创新病”。

当下所有叫嚷创新的租赁公司,不是伪创新,就是诈骗犯。

租赁是非常成熟的金融产品,有其典型特征。不是说租赁不能创新,租赁业创新自有其内涵。依托技术进步与组织改革,增进租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渗透是其创新逻辑。例如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获客与审批效率,GPS与移动互联技术的使用,能够对租赁物实施更为有效的监控,极大降低租赁物的风险,从而普遍降低行业风险,诸如此类。

挂着租赁的牌,不干租赁事儿的创新,像现在某些租赁公司开展的投行业务、委贷业务、通道业务,可谓伪创新。因为不论投资、委贷、保理,都是既有的金融产品,并不是租赁公司发明的,不能因为租赁公司干了投资、券商、银行的活儿就能称为创新。租赁公司做这些业务,是在跨界捞钱。通俗地说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说得难听一点,这种创新是挂羊头卖狗肉。这种所谓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监管政策的轻微变动,就会让租赁公司为自己的创新承担严重后果。如果这种创新发生在资金端,就很容易变成诈骗犯了,比如E租宝,P2P和融资租赁的结合就是一种完美的诈骗手段。

当前业内租赁公司普遍号称的业务创新,称之为业务板块调整更为切合,硬称为创新实在勉强。看看现在租赁公司业务创新的方向,无非是回归实体,拥抱小微,汽车金融三大类。说到回归实体和拥抱小微,不过是回归租赁公司服务次级客户的本源,是政府债务和通道业务面临枯竭之际的无奈选择,而汽车金融则是传统租赁市场最为主要的租赁产品,具有成熟的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一万家租赁公司,有九千家都试图进军汽车金融,聘个业务总监,写个可研报告,就成了业务创新?这些本来就是租赁公司的地盘,就应该是租赁公司干的业务,在玩了一圈政府债务的通道后,现在这些业务竟都成了创新业务?究竟要为租赁公司迷途知返而庆幸,还是要为租赁公司理直气壮地丢掉了吃饭的本领而汗颜?

创新表示不背锅。

租赁业的浮躁与焦虑,可谓创新病的病根。

浮躁的表现,一曰傲慢。过去的一个经济周期里,得益于货币宽松和政府债务,租赁公司体量迅速膨胀,从万亿扩大至七、八万亿规模,俨然成了小信托。一些从业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功,飘飘然起来,开始向往“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而故意或非故意地忽视了中外融资租赁基础资产的差异。

研究表明,成功者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的努力而非客观因素,所以那句“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的名言让很多成功者梗梗于怀。当成功者太多的时候,怎样证明自己才是真成功?把创新挂在口头,不仅是一种政治正确,也是一种有效把自己与其他成功者区别的形式,暗示其他人行业风口的猪,只有自己是借助行业发展通过努力创新才获得成功的。

浮躁的表现,二曰外行,步子迈得太快的后果是从业者中充斥大量非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的比例远远超过专业从业人员比例绝对是行业一大特色,原因无他,行业发展太快,无法像其他金融行业那样有充分的人才培养周期。后果就是从业门槛大幅降低,极端者保险经济、房屋中介转行做起融资租赁反而做得风生水起。外行的特点就是目光短浅胆大手狠,所有的行业规律、职业道德在其眼中视若无物,什么赚钱干什么,怎么能做成就怎么做。除了没有专业能力外,坑蒙拐骗拉皮条无所不用其极,然后还会非常自豪地给自己的这些勾当披上创新的外衣。

傲慢与外行,决定了租赁业这一轮轰轰烈烈的创新运动很快会偃旗息鼓。到现在为止,都是创新叫得响,没看到几家租赁公司真正在所谓的创新上有所突破,有所成果。原因无他,因傲慢与外行。轻视专业,就不会尊敬规律,总有一种我曾经成功过,现在无所不能的豪迈胸怀,习惯于指点江山。这种状态,我年前在许多民营企业家身上都看到过,现在他们都带着这种豪迈消失在中国经济的长河中。

焦虑,与浮躁相伴相生,是业内创新驱动的另一因素。

花无百日好。租赁行业成于政策,亦将毁于政策。

租赁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注册管制的松散和政府监管失位,租赁业的扩张狂欢已近尾声。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政府债务管治加紧,及租赁纳入银保监统一监管是租赁业狂欢结束的零点钟声。

看似租赁业资产规模向十万亿高歌猛进,其实已如疲弩之末。政府债务管治或将从根本上断租赁业务增长的源泉。租赁业就像一个虚弱的胖子,气喘吁吁不堪一击,业务合规是当前租赁公司绕不过去的坎,监管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行业惊出一身冷汗。一些从业者已经从狂欢中品味到了朝不保夕的味道,焦虑开始在空气中弥漫。

创新就是租赁焦虑症的救命稻草。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创新就是一个递到手上的药方子,不管对不对症,最起码政治正确,吃不死人。

前车之鉴,可为后事之师。曾经有个段子:在中国怎么搞垮一个行业?政策扶持!光伏、电动车可为前车之鉴。上一个高举金融创新大旗意气风发的,正是曾被政策扶持而当前深陷地雷阵的P2P。

往期精彩回顾

近期原创文章:

辟谣!以租代购“谣言”大起底!

汽车金融到底是蓝海还是红海?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信不信?90%以上以租代购公司都会“死掉”!

盖棺定论!央视财经、中消协、工商联汽车商会同时发声:“金融服务费”可以收,但要合规合法!

西安奔驰女车主踢爆“金融服务费”,行业要明白的四个道理!

“金融服务费”不是不能收,但要合规合法!--再谈“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

汽车以租代购主要品牌票选排名表(截止年4月1日)

原创重点文章推介:

为什么很多以租代购公司年都出现了大规模业绩下滑?

以租代购公司和P2P平台合作模式解析

为什么以租代购公司到了一定规模就会出现负面问题?

汽车以租代购公司需要电话销售部门吗?

汽车以租代购企业现阶段该做什么?

汽车以租代购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给“弹个车”“号号脉”!

汽车以租代购年五大预测!

以租代购行业自律倡议书

重磅!大白汽车撤退!

大搜车融资之后,发生了什么........

警惕!防“权健传销”类似事件在汽车以租代购行业的滋生!

汽车以租代购如何实现“飞驰人生”?

汽车以租代购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汽车以租代购渠道建设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汽车金融行业该有的反思!

以租代购乱象丛生怎么办?盘他!

原创文章精品赏析:

汽车以租代购的基础概念及优势

汽车以租代购和汽车贷款的区别(一)

汽车以租代购和汽车贷款的区别(二)

汽车以租代购和二手车抵押贷款对比

真正的以租代购,不要光会算利率,还要懂专业知识!

你学的可能是假的!告诉你什么是汽车以租代购!

融资租赁公司“车抵贷”收“砍头息”?不存在的!是你不懂什么是融资租赁。

汽车以租代购“一成首付”违法?先分清汽车以租代购和汽车消费贷款吧!

汽车以租代购的目标市场

汽车以租代购目标客户群体

汽车以租代购的目标客户

汽车以租代购的客户选择和风控特点

汽车以租代购风控体系的建设

汽车以租代购----未来汽车金融的主战场

以租代购是未来主流购车方式

汽车以租代购未来发展的趋势

汽车以租代购公司未来发展的出路

车管部门在汽车以租代购公司的重要性

汽车以租代购从业者应该学习的知识种类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最重要的改变是什么?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最缺少的是什么?

汽车以租代购的主流业务模式介绍

汽车以租代购主要渠道模式

汽车以租代购蓝海已现

汽车以租代购2.0时代来临--“租购一体化”实施方案。

生死攸关!对汽车新零售概念的理解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颠覆认知:车源不是汽车以租代购成败的关键

理性看待:汽车销售和汽车金融所面临的的环境

对话:一次关于汽车销售市场不景气的讨论

汽车以租代购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黄随笔一

管理者敢于承认错误才是最真实的一个人

原创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连载系列: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一(大白汽车)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二(花生好车)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三(弹个车)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四(易鑫集团)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五(妙优车)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六(神州买买车)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七(秒台车)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八(毛豆新车)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九(喵购车)

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品牌分析系列十(来用车)

原创中国汽车以租代购实操知识系列:

汽车以租代购全业务流程图

汽车以租代购客户答疑常用话术(一)

汽车以租代购客户答疑常用话术(二)

汽车以租代购客户答疑常用话术(四)

汽车以租代购客户无驾驶证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汽车以租代购的客户档案管理

关于汽车以租代购车辆保养的操作

汽车以租代购公司关于保险的规范

汽车以租代购公司关于事故理赔的规范

关于汽车事故加速折旧费的概念及理解

关于汽车以租代购车辆违章处理的规范

汽车以租代购租金收取方式种类

汽车以租代购车辆采购方式的种类

汽车以租代购的车辆档案管理

来源:叁拾垆租赁观察

本站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叁拾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好嘛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z/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