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范儿跟上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特点

一、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特点

(一)现代融资租赁的经济功能日渐多样,抵御危机能力逐步增强

各国积极开展现代融资租赁业务的重要原因及融资租赁在这些国家长期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融资租赁不仅是一种契约交易形式,而且对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贡献:是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工具,能促进投资和国际贸易均衡。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速设备流通,刺激金融创新,推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各国融资租赁的多样化经济功能是逐步实现的。随着融资租赁业的不断发展,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及金融环境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在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初期,厂商租赁公司占主导地位,国际金融危机前中介类规模最大,而危机后银行类份额跃居首位。可见,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初期,租赁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满足紧缩财政下企业完成军品转民品的生产和销售任务需要,因此厂商租赁占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美国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满足各投资主体在技术改造、投资、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融资租赁产品不断创新。同时,在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下,各类租赁公司得到迅速发展。而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经济复苏乏力,租赁行业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导致资金相对充裕的银行类租赁公司成为行业的主要力量。世界融资租赁业自产生以来,已历经多次危机。总体看,相对于其他金融行业,融资租赁业受危机影响较小。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时,融资租赁业受到的影响甚微,而欧洲和日韩融资租赁业表现迥异。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后,融资租赁业整体复苏乏力,但汽车租赁市场却一直保持稳定。由于各国内部不同产业发展周期和阶段差异的存在,融资租赁业可通过行业多样化有效抵御危机的影响。

(二)融资租赁产品不断创新

各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和应对危机的基本手段,不是放弃金融创新,而是不断创新更好地融合工业、金融和贸易的租赁产品,创新是实现融资租赁多样化经济功能向多样化产品结构转换的唯一途径。租赁载体的多样化和租赁业务范围的国际化扩展,与租赁形式的多样化相辅相成。如,上世纪80年代流行于美国和日本的“武士租赁”对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出口做出积极贡献。而我国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开创的“保税租赁”,不仅开创了中国租赁企业飞机租赁业务的新领域,而且成功打开了一直为国际租赁公司垄断的飞机租赁市场。在租赁产品创新的同时,各国租赁企业都注意及时将创新产品进行流程和管理的标准化。如,美国许多租赁公司提供的租赁咨询服务就是介绍某些租赁业务开展的步骤、流程和所需信息通信系统。目前,各国租赁形式都很丰富,概括而言主要有融资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转租赁、回租赁、联合租赁、软件租赁等。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租赁在发展初期增长较快、成熟期相对稳定;信息与通讯设备和服务类设备租赁是目前增长较快的领域。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产品结构中,飞机和船舶的经营性租赁较多,但短期的利润空间有限。大型设备中以工程建设、能源、轨道和医疗设备为主,其中除工程建设类设备受危机短暂影响后于年开始增长,其他业务发展较快。

由于我国二手设备市场相对发展不足,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同,处于不同的发展周期,我国的融资租赁产品仍集中于制造业。

(三)融资租赁的出租人主体日渐多样化和专业化,银行类租赁公司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而稳定

全球融资租赁市场的出租人主要有银行类、厂商类、专业类和中介类四大类。各类出租人各具优势,但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国家。各国的出租人结构与该国经济结构和金融业发展状况有关。首先,出租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密不可分。国际金融危机后,欧洲部分大型租赁公司开始剥离一些租赁业务,对整个行业造成短期负面影响。新租赁公司或小型公司不断涌现,大公司的退出成为小型公司发展的重要机遇。正是由于市场中存在多种租赁公司,既将负面影响短期化,又通过出租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调整为行业长期发展积蓄动力。其次,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出租人主体的多样化,也有利于不同租赁公司开展多样化创新。在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持下,多种租赁公司、多样化产品的激烈竞争,形成了严格的市场监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进入门槛较低而可能产生的风险,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租赁公司的多元化。再次,各租赁主体多样化的租赁资产管理需求更有可能推动租赁资产交易。如,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的租赁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不同租赁公司间、租赁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租赁资产交易,从而有利于租赁公司灵活配置和管理各自的资产负债组合,降低租赁公司及整个行业的风险。银行类租赁公司是各国普遍存在的出租人,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中相对稳定的交易主体。银行类租赁公司往往在享受资金优势的同时,也接受更严格的监管,为充分发挥其优势提供了必要的风险保障。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银行类租赁公司一方面具有融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母行或集团的严格风险控制和审慎政策,也影响到其新增业务的发展,如美国年银行类租赁公司新增业务下降0.9%。(四)对融资租赁的扶持由多到少,监管主体由政府到市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融资租赁业发展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但就融资租赁四大支柱(法律、税收、会计、行政法规)而言,各国租赁发展环境的演变存在一定共性:发展初期对融资租赁持支持和扶持态度;随着各项支持措施的完善,监管日趋宽松,逐步让位于专项市场调节。环境的整体演进因出租人类型和发展重点而有所不同。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对融资租赁认知程度的增强,对融资租赁支持的重点从出租人转移到承租人。如,在发达国家租赁业发展的初期,普遍推出税收减免、加速折旧、优惠信贷和租赁信用保险等政策,出租人通过将部分优惠收益转移给承租人,增加融资租赁的吸引力,推动了出租人业务和投资的发展。

二、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启示

比较国际融资租赁市场危机前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一)加强行业分析,配合企业技改和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调整承租人的行业结构根据不同行业承租人和制造商的特点,综合配置融资租赁的多种经济功能,开发适合的融资产品,是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基础。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在投资需求高涨、信贷需求紧张时,应扩大市场规模、培养和增加社会融资租赁意识;在投资需求不振、信贷环境宽松时,应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增强租赁产品的多样化服务功能,融资租赁企业应与承租人、制造商及银行、基金、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在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融资租赁行业的结构调整是其抵御危机负面影响的重要方式,租赁多样化的经济功能使租赁行业的结构调整更容易展开。

(二)推动融资租赁产品创新,强化服务能力,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在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以推动经营租赁、开发和丰富轨道交通类租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方向,重点包括:加强二手设备市场建设、增加租赁专业人才和团队建设、从全球产业价值链角度加强对核心产品和创新产品的研发。在产品研发的同时,通过流程和产品的标准化,明确不同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核心资源和标准化资源有效区分,推动租赁咨询服务业务的开展,从而进一步丰富租赁产品,从而提高融资租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出租人主体建设,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多样化、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现阶段,我国应从三方面加强出租人主体建设:第一,出租人主体多样化。这是更好的配合和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增强租赁产品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分散和控制租赁资产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第二,各类租赁公司应在资金来源、产品创新、资产负债结构匹配三方面,坚持实施差异化、多样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加强银行类租赁公司建设。发挥金融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在适当监管之下,进一步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

(四)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扶持。在法律方面,应加强对租赁物权的确认和保障。在税收方面,应采取有利于出租人业务拓展和投资的税收政策,如投资减免所得税政策。此外,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过渡期,应制定不增加出租人税负的过渡政策。目前,我国对租赁主体监管不一致,存在多头监管和监管口径不一的问题。应在考虑不同出租人主体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致而有侧重点的监管政策推动整体环境改善。

(五)强化融资租赁行业的自律监管,保障融资租赁行业协调、有序、高速发展。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类型的融资租赁企业纷纷进入市场,如何在这种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有序竞争应成为今后行业建设的重点。为此,我国应尽快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成长。这样,有助于与国际行业协会和租赁公司进行沟通与合作,为增强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供有效途径。

文章摘自:互联网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实名通讯录,再也不用担心本行业还有你找不到的人!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z/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