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买入进项税金融资租赁分录2
前天我写了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和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处理。同时讲到:
在融资租赁时,融资租赁公司一次性购入设备,取得大量的进项税金,但其收入却是按租金分次实现的,所以导致前几年进项抵不完(持续经营的话,永远抵不完),大量资金被占用,该怎么办呢?
案例:租赁公司购入设备万元,取得万元进项。然后租给工厂,租期四年,每年万元租金。
年租金的销项=÷1.17×17%=55万,进项是万元
就单一业务来说,进项三年都抵不完。三年不交增值税,看起来便宜了?实际上吃亏,吃大亏。因为万资金积压在“应交税费”的借方,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一问题如果不能解决的话,足以把融资租赁行业给“做死”。
怎么办呢?
合理的办法是让工厂提前把进项买,当然,前提是工厂愿意。
工厂的经营性质、特点与融资租赁公司不同,其进项很可能会快速被抵扣完毕,所以,如果工厂有巨大的销项存在,则工厂是愿意的。
作为回报,进行商谈时,融资租赁公司应为此在整体上给予一些优惠。
本例来说,假设,经双方约定,在租赁开始日,工厂一次性购回进项税金万元,未来每年含税租金减少25万元。即先付万买进项,四年租金降为每年万元。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盘活融资租赁公司的进项税金占用。
工厂付款进度见下表,合计依然是万×4=1,万元。
付税金租金1租金2租金3租金4万万万万万工厂看似提前支付了万元,但由于取得了万元的进项税发票,可以立即抵扣,少缴万元增值税,所以也不会增加资金压力。
下面看看出租方会计分录。
采购设备支付1,万元,收到设备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融资租赁资产 1,万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进项税金)万
贷银行存款 1,万
租赁日,设备原值与公允价值相等
借长期其应收款 1,万元
贷融资租赁资产 1,万
贷未实现融资收益 万
贷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金万
这个,与以前的处理是一样的。
为了提前收回万元增值税,要向工厂提前开出租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万元增值税,对应的销售额=万÷17%=万元。
开出如下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
租金
税率
增值税
合计
万
17%
万
实际收到工厂万元,冲减长期应收款万元。因为提前开票、提前纳税,所以再确认销项税金万元。
借银行存款万
贷长期应收款万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金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销项)万
就这样了?这么简单?开了票不作收入?只处理税金?税务认不认?
一大堆疑问可能摆在面前,对于一些会计而言,这样的处理就像天都要垮下来一样。其实,我们认真分析,就会看清这样有没有风险。
首先,最关心的是,会不会被认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可是坐牢的风险。
虚开发票指发票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
这张发票开了万元,却只收了万,是不是与经济业务不符呢?
这个业务本身就是为融资租赁业务开的票。此发票对应的业务,就是只收万元的销项税额,有合同为证,并且实际上也只是提前收到了销项税金,发票与业务是相符的,所以不算虚开。
有的会计可能还是担心未来与税务稽查或公安人员起争议,怕有理说不清。于是在签合同时约定,工厂首先付款万,但实际上却默许其拖欠万元,对方欠款,总不能说是虚开了吧。这样的确可以更彻底地解决虚开风险。但会导致企业所得税上要提前确认收入。实际上,只要约定提前开票、提前支付销项,就是与实际业务相符,不构成虚开。
现实的问题是,还是可能有会计或企业不敢这样处理。如果不敢的话,就只能把进项积压在手上了。竞争力肯定会大幅度下降。
基于融资租赁业务本身的真实生,这个开票的实质不是虚开,最多只能质疑其“提前开票”。
其次,提前开票,算不算开票不符合规定,从而不能抵扣?
按《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规定》的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纳税义务发生时开具”。但是,《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以及的《增值税暂行条例》都有规定:先开发票,开票时确认收入。
这样一来,问题就清楚了,先开票虽然是一种“提前”行为,但却导致了纳税义务同步提前,所以,开票时间与纳税义务确认时间就一致了,就不叫提前了。
这样看来,这不属于“提前开票”,进项可以抵扣。
第三,开了万的发票,为什么不确认收入?
这一点比较简单。按《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租赁准则》,收入应该按实际租赁期确认收入,而不是按发票确认,所以,会计不确认收入是正确的。企业所得税上,收到的万元销项税金不是收入,所以税会无差异。
会办税的会计,不能仅仅因为增值税销售额与会计报表收入不致,就大惊小怪了。
现在,在税务的宣传攻势下,金三系统、纳税评估谈虎变色。但为了维持依法纳税的正轨,蓝老师认为,不论是会计还是税务人员,都必须认识到,不同口径收入的数具不同,是正常的。为了要把它们做成一样而乱做账、乱申报,才是真正的舞弊行为。
分析清楚了,就知道账怎么做了。
原则是:双方按资金收付,来处理长期应收应付款,按合同来处理租金收入与成本,按发票来处理增值税。学会这一点,才算真的入门了会计工作。
第一次收取租金万,直接冲减长期应收款。
借银行存款万
贷 长期应收款万
同时,按合同金额及利率计算融资收益的现值,假设经计算,年收益为34万元。(前天的白癜风怎么办治白癜风重庆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