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人来人往,都值得被祝福!有意思的是,于立国或许职务抬头上比周钘更高,但在雷军心里,二人的分量都不低,都得直接想自己汇报。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去年三月,外界传闻已久的小米将跨界造车一事,正式被坐实。
小米创始人雷军(江湖人称雷布斯),通过一番动情的演讲,以及诸如“10年将累计投入亿美元”等豪言壮语,让外界感受到了小米造车的坚定决心和强烈意志。
小米雷军宣布正式进军造车行业
小米造车说干就干,而且一副来势汹汹、必须干成的姿态。
小米造车,志在必得老实说,对于小米造车这件事,外界总体还是看好者居多,身为半个“米粉”,我个人更是抱以极高的期待。
一则雷军个人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做事先看人,尤其领军者,人对了,事情就已经成了一半;
二则历经十年发展,小米早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圈、手机圈、电视圈等多个“圈”,不容忽视的主力军代表。
要实力有实力,要人气有人气,小米造车相较于太多新造车势力(包括目前已经算是初步突出重围、相继上市了的蔚来理想小鹏等),有着太多的先天优势。
不过尽管战略上小米造车已成事实,而且成功的几率非常之大,但落实到具体的战术层面,从雷军和小米都丝毫不敢掉以轻心、马虎不得。
毕竟隔行如隔山,从手机、电视等“小件”电子消费品,贸然闯入汽车这样的全新“大件”电子消费品(智能电动车越来越趋于大号电子品),雷军和小米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你看,在小米之前,红极一时的乐视、拜腾、奇点等N多造车新势力,要么空欢喜一场沦为了炮灰和先烈,要么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迄今仍不死不活。
所以从蔚来李斌到小鹏何小鹏,均留下了类似“没有百亿级资金别来造车”、”造车是条九死一生的马拉松”等经典语录。
钱不是问题,人才是显而易见,关于百亿资金的问题,对雷军和小米集团而言,不能说完全不算问题,但的确不是那么大的问题。
一则小米账上现金流充裕,而且小米还是上市公司有持续募资的能力;
二则参照雷布斯和小米过去多年的实战经验和运作手段,小米汽车单独融资和上市,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
钱的问题好说,接下来最最重要的当然是“人”的问题了。
小米宣布造车并秀出“核心天团”
需要指出这里面“人”的问题,主要得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各项工程师、技术人员,一个是核心高管和管理团队的搭建。
前者只要手里有钱,基本上社招会源源不断地补充实现,难度系数并不大;关键在于后者!
乐逗汽车注意到,从早前小米官方爆出的17人“核心天团”帅照来看,“17罗汉”里面仅有一人有汽车相关背景,即原宝马i/M部门设计师李田原。
其余诸如刘德、洪锋、王翔、卢伟冰等人,基本上还是之前小米体系里的现有高管人才。
这对于小米的造车大业来说显然不够,小米汽车急需招揽更多的具有汽车相关背景的人才、尤其是将帅型人才加盟,助力雷军和小米更好地、更专业地实现造车梦。
雷军挖人,周钘离职五菱转投小米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终于逐渐看到了雷军和小米汽车的相关“挖人”动作:
从原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到原北汽极狐总裁于立国,再到最近引发新一轮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