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我跟你分享了《股权融资除了能拿到钱之外,还有6大收益》,本文我们继续来聊创业者比较模糊的2个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融资(融资节奏如何把控)最合适?
2、投资人如何对我们的项目进行估值
什么时候需要融资(融资节奏如何把控)
知识点3:
除了早期项目因为缺钱需要马上融资外,对于创始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里有2个时间节点供各位创业者参考。
1、当你的现金流小于10个月,且公司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可以考虑融资了。
2、现金流小于6个月,无论如何,一定要融资。
如果是第2种情况,为了公司的发展,我给你的建议是马上要融资,哪怕是出现融资倒挂,你也要尽力说服前面的投资人考虑融资这件事。
知识点4:
所谓融资倒挂,即本轮融资的估值低于上一轮融资的估值。比如某个创业者项目天使轮估值万,现在融到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这时候下一轮的意向投资人可能会借此压低他的估值,比如把项目估值成万,反而比前一轮估值下降了,业内称为融资倒挂或者叫流血融资。
知识点5: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司本来发展得不错,也非常赚钱,但突然有一天赛道迎来“风口“,一夜之间多出了很多竞争对手。
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两年因为疫情,各大巨头纷纷入局社区生鲜,了解生鲜电商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生鲜电商这个赛道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万亿级市场,但要实现盈利非常困难,主要是解决不了高损耗、冷链物流成本、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湖南的一家名叫某盛优选的公司做了社区生鲜,并且实现了盈利,碰巧赶上疫情爆发,因此巨头们纷纷入坑,投入这个赛道。
那对于某盛优选来说,本来自己活得好好的,这么难做的生意还能盈利,也不缺钱,但现在巨头涌入,要想发展,某盛优选不缺钱也得融资,在专栏上一章节我就说过,在项目护城河不深的情况下,打败对手得靠速度和规模。而速度和规模的扩张取决于资本的量级。
社区生鲜是巨头涌入,就算是突然出现很多草根对手,你也需要融资,因为短时间内出来很多对手,说明大家看好这个赛道,必然会引入大规模的资本进入,在一个行业中,资本大规模的进入往往就是说明行业到了洗牌期,如果你不扩张,你不把速度拉起来,被洗牌的就有可能是你。
总之,除了初创项目缺钱需要融资、现金流不足需要融资、赛道突然来到“风口“需要融资,以及公司虽然很赚钱,但需要开设另外的产品线,将公司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等,什么时候需要融资是创始人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融多少钱合适
知识点6:
项目融多少钱合适,其实涉及3个概念:需要的资金、股权出让的比例、投资人对公司的估值。
需要的资金,对于创始人来说,也就是达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估计要花多少钱,比如天使轮是为完成最小化商业模式的验证,这个时间通常是6-12个月,所以各位创始人可以把未来6-12个月要花的钱进行一下统计,然后乘以1.5至2倍即可。
但是,你要多少钱,该出让多少股权合适呢?很多创业者有个误区,认为股权出让得越少越好。诚然,股权是出让得越少越好,但出让的股权比例也要满足投资人的要求,只有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达到平衡才是最佳的,这就涉及到投资人如何对项目估值的问题。
知识点7:
对于早期项目,股权出让的比例建议在15%-20%之间,除了战略性投资外,纯财务投资如果在早期就稀释掉过多的股权,对于下一轮融资是非常不利的。
知识点8:
关于公司估值,国内对于天使轮的估值一般在万左右,比如融资万,出让10%的股权,估值就是万。但也有“大天使”,如果你的背景或者团队的背景非常牛,天使轮估值也可以是几个亿,比如前荣耀总裁刘江峰辞职创业,商业计划书都没写,天使就拿了1亿美金,对的,你没看错,是1亿美金。
投资人如何给你的公司进行估值
知识点9:
很多投资人都说,天使轮估值就是一门艺术,因为天使轮只有产品的Demo,没有数据,能看的就两个东西:团队和赛道。
所以,不同的投资人对于天使轮估值的方法也不一样,但看团队和赛道这是基本出发点。
除此没法量化之外,投资人或机构对于项目的估值还会采用以下这些可以量化的方法:
1、用户数估值,比如社区电商,如果你的APP每天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有万,假设一个DAU元人民币,那就估值1亿人民币。
2、二级市场的PE倍数,如果上市公司中有和你同类型的公司,它的PE倍数是10倍,那你今年的利润是万,那给你的估值大概率就是0万。
3、头部玩家的业务体量,如果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还没有上市公司,那么投资人或机构就会参考头部玩家的体量,如果头部玩家估值10亿,你的体量是对方的一半,那给你的估值大概率就是5亿。
,我们来详解不同轮次融资的定义,以及投资人希望创业者在不同轮次融资后要达到的目标。下一节的内容比较很重要,因为它关乎创业者和投资人看同一项目不同的思维,不了解投资人的想法,融资当然很困难,让我们下一章节见!
(未完待续
点赞转发本文,私信我,获得投资机构联系方式及《40+成功融资商业计划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