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会计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企业会计账务处理;

1.概念:

1)固定资产:经济主体拥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价值量较大,并且其价值随经营逐渐消耗不改变其物理形态的资产;

2)在建工程:正在进行建造安装调试的工程资产;

2.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生产设备等;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间接服务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等;

2)综合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经营租赁租出固定资产;

(4)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

(5)不需要用的固定资产;

(6)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7)土地-单独入账,非无形资产类;

3.固定资产的成本确认:

固定资产成本确认根据获得方式不同而不同;

1)外购固定资产成本=货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装卸费)+相关税费+安装调试费等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其他使其达到使用状态和场所的费用;注意小规模纳税人购置增值税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不纳入固定资产成本;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成本=购置工程物资+人工成本+相关税费+资金成本;

3)委托建造固定资产=给付工程款+相关税费+其他费用;

4)非流动资产交换的固定资产成本=交换出的资产的价值+给付的货币资金-收到的货币资金+相关税费+其他费用

5)收到赠与的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或公允价值+相关税费+其他费用

4.固定资产的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

(1)固定资产的成本:原值,账面价值;

(2)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寿命满时的变现价值;

(3)预计使用年限;

(4)固定资产减值;

2)不需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经提满折旧仍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的土地-非无形资产类;

(3)经营型租入的固定资产;

(4)融资租赁租出的固定资产;

(5)购入新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下月提折旧;

(6)出售处理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以后不提折旧;

(7)已经达到使用状态,但是未竣工验收,先提折旧待竣工验收后调整折旧;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寿命;

(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价率=2/预计寿命;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已经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1)

5.固定资产会计账务处理;

1)外购固定资产;

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自建或者委托他人建造固定资产;

会计分录: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银行存款

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

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车间非资本化维修费用

4.固定资产盘存;

1)盘亏时;

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会计分录: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盘盈时:

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固定资产外销,报废,损毁等;

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6.固定资产市场价值贬低;

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z/11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