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8%,解决了将近75%的就业问题,实现全国60%的工业总产值和43.2%的全国税收。然而由于其规模小、信用低、资产少、风险大,负债能力有限,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发展不稳定等因素,银行等金融贷款机构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一般的投资者也一直在忽视中小企业,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的社会问题。
融资租赁与银行融资的比较
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在决定是否向企业提供融资时,采用的信用视角不同。银行对企业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信用管理,向企业发放贷款是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而融资租赁的主要特点是资产管理和运营,租赁公司决定向企业提供资金是基于企业资产信用,更加看重企业在融入租赁物件后所创造现金流是否能全额覆盖未来的租金支付,如果现金流大于当期租金的刚性支出,那么就可以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此,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融资租赁因其机制上的独特优势,可以降低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滥和成本、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还款期限和方式,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融资租赁和银行信用相比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融资租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融资渠道。
融资租赁的主要优势
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比较优势下滑 中小企业大多生产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落后,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改善产品质量,而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很难满足技术改造对资金的要求。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企业不必一次投入巨额资金即可获得所需中长期投资的设备,实际上相当于取得了银行贷款。在租赁期初,中小企业只需支付较少的租金就能提前获得先进的技术装备,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得企业资本可以快速积累,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对于技术要求较高、设备更新速度较快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来说,新设备的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融资租赁与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购买相比,融资租赁提供的融资期限一般与所购买设备的市场生命周期相一致,而远远短于设备法定使用年限,这就使得企业即可以加快设备更新速度,而又将设备无形损耗所带来的贬值风险降到最低。并且由于融资租赁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特点,可以绕开发达国家对于技术出口的限制和封锁,为我国中小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帮助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方面,融资租赁也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大多技术水平较低,研发能力不强,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不仅能获得企业所需资金还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装备,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科技人员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融资租赁对加快中小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具有其他融资方式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方式灵活融资租赁形式灵活,在设备选择自主性强优势在融资租赁过程中,承租人有权自主选择设备及供货人,不依赖出租人的判断和决定,出租人不得干涉承租人对设备及供货人的选择。融资租赁在租金收取方面方式较为灵活。出租方可根据承租方的生产性质、资金状况和销售的季节特征等,在还款时间和金额方面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相结合,而不拘泥于定期、定额支付租金形式。承租方支付租金可采取的形式较多,如按支付时间间隔期,可以分为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按每次租金是否等额,可以分为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实务中,承租方与出租方商定的租金支付方式一般为后付等额年金。租赁期末,租赁资产的处理灵活。留购、续租、退换任企业选择。通常企业只需象征性的价款便可以取得该资产的所有权。
税收优惠我国现行税制规定:企业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和设备等按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失后的价值计提。事实上,承租人并没有为购置设备一次性花费巨额资金,但可以在税前将这笔资金计提折旧,这就给承租人安排了很大的财务空间,具有明显的节税效应。
对承租人而言,融资租赁成本表面上高于信贷资金成本,但与其延迟缴纳所得税、降低负债比例、节省筹资时间所获得的市场先机而言,承租人的获益是十分显著的。
技术、服务优势企业购买设备的方式一般不允许通过加速折旧有效地避免设备的陈旧的风险,然而,由租赁取得的资产,承租人可以避免因技术更新、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造成的租赁设备的无形损耗和贬值。不存在因旧有设备上的投入巨大而影响设备的更新换代。
服务优势融资租赁不是简单的融资,而是集金融、贸易、服务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边缘产业。融资租赁不仅可以疏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且可以向中小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管理咨询、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弥补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先天不足”。
注:文章来源融资租赁专业人才培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