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今年VC圈第一火的ldquomo

白癜风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作者:吴杨可月,来源:小饭桌(ID:xfz)

Uber上海经理出来做了个自行车租赁“mobike”,寒冬里的VC圈莫名一阵骚动和兴奋,然后就时常听人感叹“太抢手了,根本进不去”。

8月19号,摩拜突然公布千万美金巨额B轮融资,投资方是“很懂车”、“很懂中国式共享”的熊猫资本和愉悦资本。外围的我们一直懵逼,主角们一直一言不发+迷之微笑——所以,这个曾经平凡的自行车,和已经过气的租赁模式,到底为什么那么火?

不可错过的大时代

“早在年,全球GDP的90%就已由城镇生产。而这90%中,又有50%以上由国家中心级别城市生产。在城市化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地位,正是由中心城市的地位所决定。”

国内,人群朝中心城市聚集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重庆六大中心城市聚集了8千万的人口。再看日本,东京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是整个国家的1/。

中心城市聚集效应进一步衍化出来的,一个是城市“社区化”,一个是发达的“公交系统”。足够的人群密度,支撑“社区化”,吃饭、购物、看病、上学都在门前-5公里内解决;城市太大使得远距离出行频繁,交通拥挤加速“公交系统”不断完善。于是,新的机会出现了——轻便易携的自行车二次成为必须品。

1.“社区化”以后,汽车由于体积大、停放难,不再是方便的出行、载物工具,小型、易携的二轮车重新被需要。

.“公交系统”无法覆盖到“门前三公里”。

除了日常生活,还是会频繁涉及到远程市内出行,但自驾堵(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车)、地铁不直达、直达公交需中转。门口到站台之间总有一段交通工具覆盖不到的地方。

正是基于此,国内自行车保有率在经历了一轮下降(被更高速的汽车等交通工具淘汰)之后,又重新反弹上升。

尽管如此,我国的自行车保有量跟日本比还是差了一倍多。

其原因,一个是城市社区化发展还在途,相应的城市配套措施还不到位,另一个是保有麻烦,被盗、停放、找车位都是问题。

自行车的使用需求被压抑了,这正是租赁/共享模式的机会。以“租赁”而非“保有”的方式获取自行车使用权,不仅解决了保有麻烦的问题,还能极大程度提升自行车的使用效率。

实际上,由于停放不便、道路不畅等诸多原因,并非每个保有者都会每天骑车,实际利用率可能连6%都不到——只有1%-%。

时机刚刚好——国家要建自行车道

国家把自行车道建设列入交通发展规划。以北京为例,北京政府计划,要在00年北京市内建全长,00公里的自行车道。,00公里是什么概念呢?北京五环的全长只有99公里,,00公里等于绕五环圈——全城路段连续覆盖,即使回龙观也不用担心身体被掏空了。

另外,绿色出行成趋势、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用户付费意愿的提升也为自行车共享/租赁奠定了基础。

人们愿意为短途出行付费,最好的例子就是地铁门口兴盛的“蹦蹦”大军。公里以内的路程,单价5-10元/次。

创业公司尝试者多,摸准脉者少

尝试一:做CC的。之前保有的问题一个也绕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归还不便和效率低。

尝试二:一上来就做锁桩的。

前期投放成本过高。更为重要的是,锁桩会限制车辆的灵活性——只能停放在有锁桩的地方,在不能确定各区域需求密度的情况下盲目建锁桩风险很大。后期可以建锁桩,但最好和政府能协同合作。

顺便提一句,政府可以大面积建锁桩,但目前运营不够好。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锁桩位置不科学:集中在地铁站附近或主街道,社区很少。这意味着我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车站附近,所能解决的用车需求只能是替代地铁/公交的远途出行,或者锻炼。“社区”用车和“门前三公里”痛者恒痛。

目前比较受认可的,是BC、移动智能锁的模式。

BC除了方便,最大的益处是提高了效率。一是将CC中占用但不使用的资源浪费释放出来;二是降低成本,自产自用砍掉品牌、渠道费,规模生产进一步降低生产费用。

智能锁在灵活性上优于锁桩,但在被盗、被藏匿上的风险会提高。灵活性的直接有利结果是高效和方便,不用定点还车,避免占用但不使用的资源浪费。被盗、被藏匿上,各家公司也在做各种尝试。

BC、移动智能锁模式,典型的有家,一个是面向校园的OFO,一个是面向社区的mobike。

面向校园切入的OFO

OFO是北大毕业生张巳丁、戴威、薛鼎做的一个面向全国高校的校园垂直租车平台。模式是CBC,即购买和回收自行车,进行统一改造后出租。

此模式好处:快速拓展、获取资源

?快速拓展:面向需求密集的高校——注册需用edu后缀的邮箱。师生将自己的自行车转让给ofo,即可获取所有自行车免费使用权。

?迅速扩大资源:回收旧车而非购买新车,然后统一改造——刷黄,安装传感器,安装智能车锁。当然,也会自行购买一些车辆,回收旧车主要还是把存量的用户资源转到平台上,即获客。

OFO从年9月开始运营,11月拓展至北京0余所高校,截止目前已累计万订单,并计划年铺向全国。

问题:单从租赁中赚取的利润有限

面向校园的好处在于需求密集,运营难度相对低,问题在于,从租赁中赚取的利润有限。短期没法盈利,或者至少没法赚大钱。用户付费意愿太弱,即便买车有被盗烦恼,对学生来说,买车还是比租车划算。

OFO是按照使用时间和距离付费,比如1分钟1分钱,1公里分钱,块钱封顶。对于学生来说,一旦租车成本高于买车成本,就很有可能被弃用,租赁所能切到的,差不多就是规模获取车辆的成本与单独购买车辆的成本的差价。一辆售价元的自行车,山寨车成本约00元,正规渠道进货价元,估算下来,各项占比分别是:生产成本5%,品牌溢价8%,渠道费8%。如果规模采购或者定制化生产,基本可以把品牌溢价和渠道费都打掉,一辆车赚元,所高校,每所高校1万用户,50%渗透率,每辆车用年,算下来这一块能赚到的是5亿/年,中等规模。成本方面,主要是锁的费用,另外会涉及一定的人工维护成本,打气、维护之类,不过鉴于维护难度低、现阶段劳力成本不高,管理得好这部分费用不会太高。

除此之外,OFO还可以基于用户拓展金融、支付入口、校园物流等业务,即做校园入口。

OFO做垂直校园市场,由于用户集中,因此推广难度低、使用密度有保障,相对来说风险小。基本也就一家,垄断了流量基本就算占领了市场。基于用户还可以拓展金融、支付入口、校园物流等的故事。所以看下来还是不错的生意。

面向社区切入的mobike

Mobike是前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创建的自行车项目,车辆是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有一个自己的工厂。主打社会用车,车辆多布置在街边,小区门口、地铁站旁边。有自主研发的智能锁,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x/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