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上实租赁和华铁租赁合计发行发行37.92亿ABS
二、近60家融资租赁企业在天津匹配对接新项目
三、经营性租赁可成为租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南海“充电宝”将成现实!台媒称大陆海上浮动核电站将建成
五、徐工租赁非公开公司债券(第一期)6.2亿成功发行
六、地方专项债发行全面提速前三季已完成年内进度九成
七、重庆市前三季度涉外收支突破亿支持融资租赁结算新方式
八、光伏产业与融资租赁相结合,未来发展潜能巨大
01
上实租赁和华铁租赁合计发行发行37.92亿ABS
1、上实租赁发行30.30亿ABS
10月31日,上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上实租赁”)公告发行一期ABS。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数据显示,本期ABS发行金额约30.30亿元,已于9月29日成立并起息。
上实租赁成立于年5月,注册资本12亿元,由上海市政府全资投资之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成立至今,上实租赁作为原始权益人已发行6期ABS,总募集资金超90亿元。年内,上实租赁共发行3期ABS,募集资金约67.29亿元。
2、华铁租赁发行7.62亿ABS
11月2日,天津华铁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系浙江华铁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称“华铁租赁”)公告发行一期总金额7.62亿元ABS。
华铁租赁本期ABS采用优先/次级分层结构,其中,优先A级发行4.82亿元,分层占比63.25%;优先B级发行0.98亿元,分层占比12.86%;优先C级发行0.40亿元,分层占比5.25%;次级发行1.42亿元,分层占比18.64%。
本期ABS由上市公司浙江华铁建筑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柏瑞爱建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担任资产管理人,已于11月1日成立并起息。
华铁租赁成立于年5月12日,注册资金15亿元,是天津自贸区首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之一。华铁租赁为浙江华铁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华铁建筑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孙公司。财务数据显示,截至年末,华铁租赁总资产25.98亿元,净资产15.71亿元。
02
近60家融资租赁企业在天津匹配对接新项目
近60家融资租赁公司在天津与20个项目进行了匹配对接,项目总金额约40亿元。参加对接的项目包括新能源客车直接租赁、啤酒设备营运租赁、房车项目、国有市政管道项目等,最高的项目融资需求达7亿元。融资租赁企业与租赁合作项目对接会上,企业项目方与融资租赁公司方就合作项目、资金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谈,现场有多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近年来,天津市大力支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制定鼓励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利用自贸区的相关政策优势开拓创新,形成了全国融资租赁业聚集区和国家级融资租赁创新示范区。截至年第三季度,天津市融资租赁的法人公司已经达到家,注册资本亿元,融资租赁的资产规模占全国的30%以上。
03
经营性租赁可成为租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租赁业内多位专家认为,随着租赁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的增强,经营性租赁可成为租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为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我国金融生态结构的优化发挥出重要作用。
回归资产经营性租赁优势明显
近几年,我国租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租赁市场。但租赁业务模式仍主要采取融资方式为主的“售后回租”模式,即企业通过“先卖后租”的方式来获得资金。经营性租赁在我国整体租赁业务规模中所占规模不足10%。
阿曼波哈勒戴联合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苏迪尔·阿曼波(Sudhir·P·Amembal)表示,纵观世界租赁行业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国家都是先发展融资租赁,然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经营性租赁。当前美国25%的租赁业务都是经营性租赁,但在20至30年前,美国经营性租赁的市场份额同样也不到10%,与当前中国类似。
实际上,靠传统的融资性售后回租这一类业务去参与竞争,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经营性租赁相对更
苏迪尔·阿曼波补充说,融资性租赁业务的利润在项目开展初期就可获得,而且利润已锁定。但经营性租赁不同,可在一个租赁项目的全周期获得利润,并能在业务终止阶段通过残值管理、资产管理来继续获利,从而为承租人和租赁公司提供更多收益。
虽然直租会有生产性压力,但经营性租赁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一方面,经营性租赁以资产为依托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比银行信贷业务等融资方式更具优越性;另一方面,经营性租赁可以转移资产风险。苏迪尔·阿曼波表示,经营性租赁中,租赁公司是自己承担风险的,也就是将客户的风险从自身转移到租赁公司,这对于承租人来说,也带来很大的优势。
积极探索平衡风险与收益
当前,我国租赁公司的经营性租赁业务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中民投国际租赁副总裁汪海坦言,当前,我国经营性租赁的发展尚属于“星星之火”,租赁公司正在积极探索。记者了解到,比如当前中民投租赁集团、中信金融租赁、民生金融租赁等租赁公司都在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史燕平也表示,租赁公司要做好经营性租赁,需要对所有经营性租赁可能产生的风险障碍做好事先管理和尽职调查,提高认识后再进行具体实践。如若需要获得贷款,则需进行信贷的尽职调查,充分了解风险;若是残值,亦需要做好对残值的尽职调查工作。
跨越障碍迈向经营性租赁
实际上,我国租赁行业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过程中,客观层面仍面临着不小挑战。
一方面,经营性租赁的租赁物,存在设备贬值的风险,租赁公司需要考虑租赁标的物是否适合做经营性租赁。当前我国租赁公司做经营性租赁的标的物主要集中在飞机和轮船,由于其通用性强,贬值速度较慢。而机床等工业装备的贬值速度较快,则不太适合做经营性租赁。“贬值速度比较快的产品,如果做经营性租赁,其租赁价格比较高,对于承租人来说不太容易接受。”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民坦言。
另一方面,史燕平表示,经营性租赁乃至整个融资租赁业,行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欧美国家,租赁是与银行信贷、证券相比肩的融资渠道,因此,经营性租赁在欧美国家,可以享受和银行业同等的税收政策。对此,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杨海田表示,经营性租赁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待经营性租赁能够享受到进一步的税收优惠政策。
因此,租赁行业发展经营性租赁业务,需要发挥自身特色,迎接既有挑战。
实际上,租赁行业天生具有产业和金融相结合的优势,吴民认为,依托于产融结合,租赁公司可提供一种整体解决方案,即为出租人提供从金融、产品销售、售后运维一整套综合方案,为其解决资金技术、管理和运营方面的问题,或许是发展经营性租赁的方向之一。
汪海也表示,租赁更强调依靠租赁物实现价值管理和现金流管理,从而实现利润回报。另外,做好经营性租赁,还需重视租赁物生命周期管理。有产业背景优势的租赁公司比较容易做长期的租赁生命周期管理,而没有产业背景的租赁公司则可和外部机构达成深度合作,比如利用证券工具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短板问题。
04
南海“充电宝”将成现实!台媒称大陆海上浮动核电站将建成
台媒称,大陆南海“充电宝”的构想即将实现。由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子公司“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在上海成立时隔3个月后,大陆第一座海上浮动核电站即将建设完成。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路透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接近完成首个海上核反应堆》的文章称,中国大陆第一座海上浮动核电站即将建设完成。测试工作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CSIC)、中国海洋石油(CNOOC),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CNNC)和中国广核集团(CGN)的调查团队共同完成。
▲路透社相关报道截图
在10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报道引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技术人员张乃亮的话称,中国大陆的相关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对即将完成充满信心”,并表示会在年前完成准备工作,还将在渤海钻探基地进行第一次测试。
▲海上浮动核电站模拟图(中国核工业集团)
台媒报道分析称,透过建设海上浮动核电站,大陆不仅可以开发新市场,还可以对南海的诸岛以及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提供稳定的电力补给,进而助力“海洋强国”战略。
▲资料图片:年4月17日,几名北京三十五中的同学在展览会上参观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发的浮动式核电站模型。
相关阅读
美媒
此次徐工租赁非公开公司债券(第一期)顺利发行创造了集团内成员单位公司债的第一单,体现了投资人对徐工租赁的认可。在全国金融环境整体资金全面收紧、融资成本提升、众多债券取消发行的不利情况下,徐工租赁积极运作、稳步推进,最终实现低成本、高规模、长期限发行。
本次项目的成功,获得了租赁行业及金融机构的诸多赞誉,良好的树立了徐工租赁在公开市场上的形象,在资金融通层面推动了徐工集团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在改善融资结构、提升运营能力、强化产融结合服务能力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公司简介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徐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于年9月通过商务部和税务总局审批成为融资租赁内资试点企业,经营业务涵盖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挖掘机械、筑路及养护机械、路面及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及非开挖机械、铁路建设装备、高空消防设备、重卡及特种专用车辆等一系列徐工产品。
06
地方专项债发行全面提速前三季已完成年内进度九成
三季度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发行明显提速。据统计,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地方政府债共发行只,发行总额已超3.5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前三季度共发行超过1.4万亿元,按照年初计划,已完成全年新增债券计划总量的86%。置换债券已发行2.12万亿元,随着年末地方政府债供给接近尾声,预计置换进度将持续至年。
与此同时,随着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趋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已在多省破冰。截至9月底,今年已有14个省份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只共计.5亿元,5个省份发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13只共计亿元。
根据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年地方政府债券工作的安排,年计划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共计1.63万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亿元,新增专项债券亿元。年前三季度新增债券共发行1.4万亿元,按照年初的计划,前三季度完成全年新增债券计划总量的86.09%,今年的计划已接近尾声。
置换债方面,随着置换债券进度的加快,目前地方债置换的压力逐步减弱,前三季度置换债券分别发行亿元、亿元和亿元。截至年三季度末,今年我国已经完成2.12万亿元置换债券,随着年末地方政府债供给接近尾声,预计置换进度将持续至年。
从发行利率来看,三季度以来,受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持续去杠杆因素影响,当前资金面维持偏紧局面,7月至9月,地方债平均发行成本分别为3.89%、3.97%和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