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将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同时,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这是进入年以来,我国政府再提“汽车消费”,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政府定下的“稳定汽车消费”基调无异于一颗定心丸,对由此延伸出的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也释放出利好信号。汽车融资租赁在首付比例、还款方式、租赁期限等层面均能灵活调整的新型购车方式,不仅消费门槛更低,更能激发汽车消费潜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发布数据,年1-2月国内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4.9%,这样的负增长已持续8个月。不难理解,持续多年增长必然会迎来新车消费及城市消纳能力的双重饱和。然而,这样的大背景对于传统新车销售模式而言是“灾难”,对于汽车融资租赁模式来说却是机遇。
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汽车销售第一大国,但是汽车融资租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汽车融资租赁的渗透率仅5%,而这一模式在西方发展了将近四十年,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汽车消费形态,美国汽车融资租赁的渗透率达到了46%。
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约1.5万亿,其中汽车融资租赁为亿,未来三年将保持20%左右的复合增速,未来这无疑将会是一个诱人的万亿级市场。
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大量资本布局汽车融资租赁领域,目前国内汽车融资租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已形成体系,大致分为银行系、汽车金融公司系、传统融资租赁公司系、互联网公司系。
不同于一二线城市新车市场的饱和,三四线城市还处于消费潜力的释放阶段,但供给资源却与旺盛的需求之间出现了“断层”。一方面,传统汽车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4S店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布局密度较低。另一方面,三四线及以下人群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资信证明,难以取得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在有购车需求的情况下,天然是汽车融资租赁的客户。因此,三四五线城市有望成为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业务渠道下沉和发展普惠金融的新方向。
不少人认为未来融资租赁将成为万亿二手车市场最主要的创新模式。但是目前国内二手车市场最大的痛点是缺少车源和车辆信息不透明。但是随着汽车融资租赁业务量越来越多,可以为二手车市场提供大量、稳定、高质量的二手车,以弥补二手车市场的短板。
汽车融资租赁实质上将新车市场与二手车市场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流动和转换,这种生态链条是符合市场逻辑和趋势发展的,也就是说汽车融资租赁的发展得到保障可以有效地推进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及二手车租赁市场的发展。
这种灵活的消费方式比较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特别是80后、90后,对信贷消费和金融服务都不陌生,他们也更愿意进行融资租赁的尝试。
目前,中国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经过两年的高速发展,也存在不少挑战。其一,近年来的高速成长,很多企业“占坑圈地”,导致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的良莠不齐。其二,行业限制性因素,如法律问题、征信问题、消费者教育问题、二手车市场问题等都需要时间来改善解决。
从好的一面来看,汽车融资租赁本质上是改变了“人”与“车”的关系,重构人们的汽车消费习惯与体验。由此缔造的新型人车关系,也能催生“共享经济”带来的增量效果。这种新的模式不仅能够倒逼传统厂商进行转型升级,其所提供的金融科技也将赋能融资租赁机构提高经营能力,创新重构整个汽车消费产业。
随着购车年轻化及分期消费意识的崛起,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日趋完善,中国汽车融资租赁将作为有利的金融工具,不仅能够促进新车生产销量,还可促进二手车业务发展,促进汽车市场形成良性交易闭环。随着政府发出“稳定汽车消费”的信号,汽车融资租赁行业更应该抓住机遇,加速自身进化,推动汽车产业复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