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具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具有培育世界级平台的基础。谈到数字经济,投资者可能同时会产生两种相互冲突的情绪,既充满希望,又不乏担忧。一方面,数字经济浪潮已经难以阻挡,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更是加速发展,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已成为国家重要资产和基础战略资源,而数字平台公司也在资本市场有过极为亮眼的表现;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平台企业日益壮大,各国政府监管张力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依法依规加强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完善垄断认定法律规范,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平台经济的“强监管”是否会制约平台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投资者们担心的问题,还有些投资者认为,数字平台经济已经接近增长的天花板,缺乏进一步成长的空间,尤其是对于中美两个数字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来说。11月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教授王晓红女士在阿里云栖大会“产业集群数字化,构建发展新生态”的产业发展主题演讲环节,分享了她对于数字化畅通“双循环”的看法,《财经》杂志主编、《巴伦周刊》中文版创始人何刚也在《遇见云栖刚刚好》节目中也与王晓红教授聊到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王晓红女士的演讲和两人的对话各自回应了不少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王晓红女士认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具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具有培育世界级平台的基础,中国有巨大体量的服务业和农业为新数字技术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能够加快这些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但从现实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平台跟美国还有一定差距,所以中国需要更加包容性的监管机制。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也是平台企业的竞争,尤其是超大规模平台已经成为我国与美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抗衡的决胜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欧美国家相比,不仅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还具有“换道超车”的机会。
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
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强势崛起,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现在都已经成为了非常高频的热词,通常人们认为数字经济是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部分组成。数字产业化是数字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的应用,它依托的是产业数字化,即产业数字化是数字产业化的基础,能够提供各种丰富的应用场景,产业数字化的过程当中,通过数字技术又大大的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效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相辅相成的,这两者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数字贸易规则已经成为构建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数字技术在很多产业领域渗透推动了产业发展。
王晓红教授认为,在全球新一轮的数字经济竞争中,中国有独特优势,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具有培育世界级平台的基础。中国有巨大体量的服务业和农业为新数字技术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这能够加快这些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欧美国家相比,不仅弯道超车的机会还具有换道超车的机会。
“换道超车”是继弯道超车之后的一个新说法。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弯道超车即后来居上,换道超车,就是切换赛道。阿里云栖大会,平头哥芯片(倚天已大规模应用,成为中国首个云上大规模应用的自研CPU),从飞天到倚天让人非常振奋。目前,阿里云已经是全球第三大云,亚洲第一。阿里云对我国未来的产业自主可控及技术的自主可控非常重要。
未来数字经济的核心组织就是数字化平台,就是平台企业,对于平台企业赋能双循环的机制,王晓红教授认为在于数字经济以平台为核心构建数字产业生态、创新生态体系;平台通过数据、算力、算法组合要素资源,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通过构建数智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形成数字产业生态。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也是平台企业的竞争,尤其是超大规模平台已经成为我国与美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抗衡的决胜因素。
产业生态圈的构建者
行业研究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到了.9亿美元的规模。中国基础架构市场(混合云、公有云、私有云)每年增速达到38.2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45万亿元。以阿里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对中国产业数字化起到推动作用。在云服务领域,阿里云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85个云计算可用区,是全球最大的“三朵云”之一,阿里云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智算中心。
首先,数字技术平台是构建产业生态圈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产业生态圈的组织者。平台能有效整合制造商、服务商、供应商等各种离散要素资源,形成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网络协同,共创分享的产业分工模式,有效的提供产业资源的配置效力。协同上下游企业共创价值,平台上集聚了各类的商家、厂商、服务提供商形成了数字产业生态,这是传统产业集群做不到的。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能实现更优的产业集权的价值模式。
以阿里为例,阿里云平台、钉钉生态、阿里平台集聚了不同类型合作伙伴。截至年,阿里云拥有+家不同类型合作伙伴,与伙伴推出2.5万+产品解决方案,培养云化技术服务从业人员4万+,每年服务40万+客户。截至年底,钉钉低代码应用已超过万个、钉应用数增长5.56倍、开发者数量已超过万。而阿里平台既是应用市场服务商、装修市场服务商,还是综合市场服务商、运营市场服务商,并且是渠道服务商。这对于企业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节约大量采购和管理成本。
其次,平台能够解决供需适配性,精准适配。平台连接了制造端,也连接了各类服务供应商。入住平台的企业可以依据平台的数据精准判断市场,精准研发设计新产品,同时数字技术平台还可以提供传统产业做不到的融资服务。我国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因正是供需割裂,不能适配。
另外数字化平台创造了消费费增长的长尾市场。平台使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和销路不畅的产品在细分市场中找到空间,并通过数字化平台扩大销量。
引领创新生态
构建产业创新链核心组织就是新技术平台。平台集合大量的开发者,形成新技术生态。非常典型平台就是阿里,云栖大会为各种新技术中小开发商提供了规模化成长的土壤。平台大数据成为制造企业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例如山河智能公司通过接入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后台数据,发现1.8吨的微挖掘机在海外市场受欢迎,2个月内研发了微型挖掘机—17U,成为全球首款互联网专供挖掘机。
制造商和研发设计机构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协同创新。中国传统制造业总大而不强是缺乏设计创新,制造和设计两者是割裂的。不仅技术需要创新,技术转化成商品需要设计创新,制造创新和设计创新协同非常重要。数字平台可以解决制造商找不到设计机构,设计机构找不到制造商的问题,平台通过数据算力算法实现制造商和设计师的精准对接匹配,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快速设计出新产品。
普惠贸易重要载体
过去,做贸易大中小微企业有很多很难打通的地方。如今跨境电商降低了国际贸易门槛,使中小微、个体广泛参与贸易,尤其是全链路跨境电商有效解决了中小外贸企业订单难、退税难、融资难等痛点和堵点。例如阿里国际站帮助万家中小外贸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仅仅做贸易还帮助中小微贸易商办理通关、报关、退税、融资等等。制造商通过平台研发之后可以在平台直接销售,赋能中小企业,解决中小微贸易企业痛点和难点,中小微企业在平台做贸易和做内贸一样简单,即普惠贸易。推动国际贸易由大企业主导、大宗贸易模式向中小企业广泛参与,海量品种、碎片化的新模式转变。
公共产品属性
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是数据,数据的规模越大平台的价值就越高。是否有超大规模的平台是数字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参与全球竞争非常重要的标志,中美未来数字经济的竞争也取决于我们有没有世界级的数字化平台。比如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