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监管下的融资租赁行业升级与政策需求

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dbfzl/190606/7198362.html

年5月,融资租赁行业从两类三机构的多重监管时代转向由银保监会统一监管时代。本文作者从行业智库的角度阐述了融资租赁统一监管的核心要义、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厘清了融资租赁行业对统一监管的认识。同时本文作者针对融资租赁企业提出了八大转型升级路径,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监管政策需求。

作者:高克勤

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天津)研究院院长

年5月14日,商务部发布《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将融资租赁公司监管职责划归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称银保监会)。自此,融资租赁行业两类三机构的管理体制进入统一监管的时代。融资租赁具有金融属性,统一监管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按照金融企业来管,随后依此进行的清理整肃和规范经营,必然涉及一批长期休眠、或者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合规或风险隐患的公司,这有利于融资租赁行业出清,回归本源,政策环境优化。在此过程中,厘清行业对统一监管的认识,自觉进行金融企业自律管理的适应性调整,客观表达对监管政策的合理需求对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行业智库的角度,对上述进行讨论。

统一监管的核心要义与行业规范

(一)统一监管的核心要义

融资租赁是“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的一种商业模式,其通过融物的方式所达成的价值交换,在融资功能、风险和期限转换、风险管理等方面均具备了金融交易的基本特征,无疑具有金融属性。以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为主转向机构、功能、行为监管并重,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是其基本导向。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产业划分》(GB/T-),金融租赁公司属于金融业(J门大类),而融资租赁只在租赁商务服务业(L门大类)中提及到了机械设备租赁。行业划分不同导致两类机构定位也不同,金融租赁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融资租赁公司是非金融机构企业。在监管方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和《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在准入和事后监管规则的设定上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以前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和银监会监管的金触租赁一样,都具有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目的本质属性,因而应当适用金融企业监管的基本规则,统一监管的核心要义就是对融资租赁企业要按照金融企业来监管,并进行行业规范。

(二)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融资租赁经过近四十年曲折快速发展,一方面已经形成数量庞大的企业主体和体量巨大的租赁资产,涉及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并以其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天然相融而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在货币传导机制和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经济周期、政策环境的原因,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长期休眠、监管套利以及程度不同的合规风险隐患。因此,统一监管后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既要保证新进入企业规范稳健发展,又要开展现存企业的清理整顿,化解风险,规范管理,平稳过渡,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更加紧密地融入实体经济,以其特殊功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顺理成章,行业规范的主要目标:

一是确立监管架构。有迹象表明,银保监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应是新的监管体系的三大支柱,而银保监会是三大支柱的核心,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监管的主体,行业自律组织是有益的补充。

二是明确监管政策。其基本思路应该是先分类监管再逐步趋同,功能统一而又区别对待。

三是在清理摸底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出清不合格者,整顿不合规经营,化解风险隐患,防止风险外溢。

四是鼓励回归租赁本源,创新业务模式,发挥功能优势,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

行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不容否认,一大批活跃融资租赁公司经过历次经济周期的洗礼和市场的磨砺,特别是在金融市场运作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认识到了融资租赁的金融属性,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主动引入了金融企业的管理理念原则和方法工具,也应该看到,相当部分融资租赁企业的作为金融企业的自我教育和全方位的治理还任重道远,补足这一课并在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实践中自觉以金融企业自律已时不我待。于行业而言,这一过程也是经营管理的整体转型升级,所谓转型就是由工商企业转变为金融企业,所谓升级就是业务的回归本源和与时俱进的创新。

(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是“三会一层”,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以及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和制度规则体系。金融企业董事会的专业委员会,除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外,比较强调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委员会的设立。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是股东、管理层及公司员工的利益平衡以及公司所有者对经营管理层的授权及监督。股东的金融合格性以及持续的资本投入能力,对管理层明晰的授权和有效监督是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的关键所在。

(二)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对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的规划以及资源配置、文化培育、品牌打造的长远整体布局。归纳代表型融资租赁企业的战略管理得失至关重要的几点:

一是要着眼稳建可持续发展,切忌急功近利。规模经营固然重要,但规模一定要让位于质量,服从市场定位。

二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其优劣势主要体现在股东背景和经营团队上。在目标市场的确定上,领域不宜过宽、战线不宜过长,在探索尝试中逐步找到与公司优势匹配的主攻方向和业务模式。

三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顺势而为。要做朝阳产业,符合国家战略方向;要做专业化服务,有比较大的增值服务拓展空间;要对接金融市场,以销定产,生产符合投资人偏好的租赁资产。能做到以上几点,融资租赁公司的专业化差异化也就水到渠成。至于国际化则因公司而异,面向国内外市场,有需要有条件的,则有必要打通资产负债端的国际通道,在国内做中小企业的,也不必为国际化而国际化。

(三)资本约束

资本约束机制是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包括资本补充、规划、内部资本评估、动态补充的管理体系。资本约束是金融企业的核心要求,也是做强、做大的基本条件。融资租赁是高资本消耗业态,需要建立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同时要走轻资产资本节约的发展之路。

一是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风险管理状况及监管要求,建立资本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要根据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制定中长期资本规划,至少应设定内部资本充足率三年目标。

三是建立资本评估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资本评估,资本充足率计算应当建立在各项减值准备计提的基础上。

四是建立内源性与外源性相结合的资本补充机制,内源性主要是股息分配后的留存收益,经股东同意也可将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一般风险准备也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外源性资本包括股东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发行普通股票。

五是资产转让及资产证券化,这需要建立符合投资人偏好的资产组合和资产池,也是轻资产经营的主要实现路径。

(四)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就是对经营活动中各种不确定性的管理,是融资租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

一是要做好风险战略管理,审慎选择目标市场,做好目标客户的准入管理,阻断风险产生的源头;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ash.com/zlfx/11431.html